《寂寞蒲松龄》主旨

如题所述

  蒲松龄是寂寞的。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十九岁那年在县`府`道连考了三个第一,成为一名秀才。这的确很牛,算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但此后他的社会身份却一直是一个秀才。作为一个男人,他热中功名。他对自己的身份一直耿耿于怀,相当的不满意。于是,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就经常看到他唠骚满腹了。
  据说他在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聊斋》的创作。这对于一个致力科举的人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科举黑暗,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八股文与艺术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码子事。它们的思维方式本来就井水不犯河水。我个人认为,蒲松龄科举的不得意也与《聊斋》的创作有关。有时我想,才华盖世如曹雪芹,如果参加科举,也未必真的会蟾宫折桂。
  农村生活一向枯燥乏味,蒲松龄的生活并不富裕。在《元配刘孺人行实》一文中,他曾形象的描述过他的居住环境:“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偏僻,寂静,荒凉,这样的环境氛围在《聊斋》中曾反复出现。从他的词作《大江东去 寄王如水》中,我们看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一个典型的落魄书生的生活。
  在生活态度上,他与陶渊明不同,对陶渊明而言,田园生活是一种如鱼得水的回归;在功名利禄上,他与曹雪芹不同,对曹雪芹而言,荣华富贵是一种过眼云烟的虚幻。蒲松龄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不如意。“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聊斋自志》)”,一个深陷孤寂之中的人内心深处是不自觉的渴望着温暖的,在生理上和感情上都渴望女人的滋润。道理很简单,黑夜中的人格外需要灯火。所以,他笔下的书生身居荒斋总有女人飘然而来以身相就。他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女人是不可能心随意动招之即来的,于是,这些女人的本来面目就成了花妖狐魅。《聊斋》中写得最好的是女人。对蒲松龄来说,女人是一种臆想和安慰,是长夜中的梦。而天亮的时候,梦就必需破了。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他又板着面孔,以太史公的口气讲了一通大道理。现在看来,这是他作品的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尾。
  他对女性是欣赏的。在很大程度上,作为那样一个时代的男人,他对女人,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尊重。但总的来说,他缺少曹雪芹的那种大爱和悲悯。作家应该慈悲为怀。他在才华上是不输于曹雪芹的。一个作家应有的想象力,虚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都屈指可数。
  他的那些最优秀完美之作——当然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讲——是那些用曲折入微姿态横生的笔触描写男女情事的篇什,而不是那些所谓砭贬现实的东西。他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不是他所反映出的现实。纳博科夫说,艺术所作的存在价值与社会性无关。纳博科夫向来目下无尘,他很偏激(偏激是否就是独特?),但这句话却很有见地。现代作家沈从文张爱玲写于三十四年代的那些作品就是证明,当然还有部分的萧红。
  在《聊斋 湘裙》一文中,蒲松龄曾用这样一句话叙述了一个叫晏仲的人物的心理想法:“鬼虽非人,慰情亦胜无也”,显而易见,这是他的夫子自道。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作为《聊斋》一书的主旨。二十岁左右的蒲松龄春风得意,在现实中是满怀希望的。但三十而立而未立,四十不惑却更惑,我想,《聊斋》不是一下子变成“孤愤之书”的,只是到后来,它才慢慢成了蒲松龄的生命寄托的吧。但就是这“生命的寄托”,一直到死,他也没能看到它得以印刷出版。
  寂寞是蒲松龄命运的基调。
  他创造了他的美。但美并不具备现实的价值。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饭吃”,这是美的特性,也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艺术家的悲哀。
  这当然也是蒲松龄的悲哀。
  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生活中,不同的人总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必须无可逃避的去面对,比如:孤独和寂寞。而孤独和寂寞,反过来也成就了他们生命的厚重和伟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2
蒲松龄是寂寞的,是陪伴,是追寻梦想,孤寂的。
第2个回答  2011-12-22
追寻梦想,孤寂
第3个回答  2011-12-23
寂寞
第4个回答  2011-12-23
楼上的回答很详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