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砍乱伐树木的危害

如题所述

乱砍滥伐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会出现沙尘暴,影响水源会出现水源枯竭,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因为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树木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乱砍滥伐后人为开采土地,造成除草剂、化肥等有害成分的积累,污染水质,并有长期潜在危害,这是破坏国家林业资源的一种犯罪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拓展资料

土地沙化:

土地沙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土地沙化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地区,或者临近大沙漠地区及明沙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有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开荒、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的原因。土地是否发生沙化与土壤的水分平衡有关,当土壤水分补给量小于损失量时就有发生沙化的倾向。土地沙化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土地沙化的大面积蔓延可演变成土地荒漠化。

危害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阿拉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下游、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河北省坝上地区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等地,沙化地区平均增加4%以上。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末,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相当于北京市行政区划大小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2316;7厘米,每公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自然灾害加剧:

还有一个最能让人类有直接感受的危害,那就是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沙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以下是乱砍乱伐树木会造成的危害:

1.破坏环境从而引发沙尘暴,会使泥沙流失,造成土地减少、生态不平衡

大规模的集中降雨,这是长江大洪水的首要原因。然而今年的降水量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长江汛期迄今总流量只有200亿立方米,远不及54年的1000亿立方米,而长江水位多处多段却出现了超历史最高水位,且长时间居高不落。这就说明,导致大洪水的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并不是一下大雨就出现大洪水。绿色植被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大雨季节制止山洪暴发,干旱季节保湿涵水,据专家估计,10万亩森林的蓄水作用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2.臭氧层越来越薄,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增加

树的作用对于人来说制造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吸尘,净化空气、有机物制造、固土,化工原料,防风,降温,转化无机物,生物圈不可或缺的生产者等 。 一亩树林每天能够吸收67公斤的二氧化碳,放出49公斤氧气。一亩树木一个夏季可蒸发42吨水,一年可达300~500吨。一亩树木一年可收各种尘22~60吨。一亩树木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4公斤。一亩防风林可保护100多亩良田免受风灾。

3.水资源流失
一亩有林地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

拓展资料:

乱砍滥伐的主要原因:

1.土地易主。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由于原承包人死亡或村民与土地的经营权属关系有所变化,土地易主,在对林木作价时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乱砍滥伐。

2.政策失误。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一些地方制订的延包政策与中央的“大稳定、小调整”政策不相吻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乱砍滥伐。

3.利益驱动。一些地区的木器加工厂抬高收购价格,使得一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讲经济权利,不讲保护环境的义务,对原包土地上的树木或山林乱砍滥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乱砍乱伐树木的危害是:

1、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并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2、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局部或全球生态失衡,物种减少或灭绝。

3、会使气候发生变化,导致局部雨水减少,恶性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会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致使氧气减少,沙尘增多,温室效应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

资料拓展:

树木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乱砍乱伐树木,就会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许多的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或者是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这对生物的生破就会受到威胁。而这些最终受到威胁的是将是我们人类。

另外,植物对环境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

因此,我们不要乱砍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要多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乱砍滥伐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会出现沙尘暴,影响水源会出现水源枯竭,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因为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树木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乱砍滥伐后人为开采土地,造成除草剂、化肥等有害成分的积累,污染水质,并有长期潜在危害,这是破坏国家林业资源的一种犯罪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拓展资料:

出现乱砍滥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土地易主。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由于原承包人死亡或村民与土地的经营权属关系有所变化,土地易主,在对林木作价时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乱砍滥伐。

二是政策失误。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一些地方制订的延包政策与中央的“大稳定、小调整”政策不相吻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乱砍滥伐。

三是利益驱动。一些地区的木器加工厂抬高收购价格,使得一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讲经济权利,不讲保护环境的义务,对原包土地上的树木或山林乱砍滥伐。 中央一再提醒,在第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要防止乱砍滥伐现象。而一些地方仍然不顾大局,导致乱砍滥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滥砍滥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乱砍滥伐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会出现沙尘暴,影响水源会出现水源枯竭,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

因为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树木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拓展:乱砍滥伐违反了以下法律:

1.违反我国的森林法。第三十二条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第三十九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乱砍滥伐情节严重的违反《刑法》。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四十六条:单位犯本节第三百三十八条至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3.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参考资料:《森林法》、《刑法》。

森林法百度规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