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是什么

如题所述

腺苷三磷酸(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三磷酸腺苷,是细胞内能量重要的来源,当细胞注满ATP能量时,便会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并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及胶原蛋白

ATP是皮肤所需的能量,当纤维细胞中没有足够的ATP能量,就犹如电池没有电量一般,会失去活动能力及功能,延长皮肤更新周期,并降低皮肤自我复原能力。

相反当ATP愈多愈健康,就可以提升细胞自身的免疫力,排出体内毒素,令细胞恢复正常健康的状态,并达到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及抵抗外来刺激的功用。


扩展资料

人体内约有50.7gATP,只能维持剧烈运动0.3秒,ATP与ADP可迅速转化,保持一种平衡。ADP转化成ATP过程,需要能量。

当ADP与磷酸基结合并获得8千卡能量,可形成ATP。

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了依赖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外,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ADP转化为ATP还利用了光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三磷酸腺苷 A-P~P~P,“~”表示“高能磷酸键”;“--”表示低能键;P 表示磷酸;A 表示腺苷(腺嘌呤+核糖;A--P~P为二磷酸腺苷,简称ADP;A--P为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一般生物体需要能量时,ATP就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使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生成ADP和游离的磷酸(Pi),并放出能量(30.54kJ/mol)。而在有机物氧化分解或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又可获取能量,与游离的Pi结合形成ATP。还有,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这挺多的知识,实在不能够一次性说清楚。适当参考高中生物必修1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5

下面资料能说明ATP的什么特点呢

第3个回答  2012-05-18
ATP(三磷酸腺苷)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ATP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生成ATP。
分子简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代表高能磷酸基,“-”表示普通的磷酸键,“~”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动物是由线粒体的呼吸产生 植物体是由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A(腺嘌呤)的“~”断裂,ATP水解成ADP+Pi(游离磷酸团)+能量。   
  肌肉中储藏着多种能源物质,主要有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肌糖原、脂肪等。
第4个回答  2011-12-27
ATP(adenosine-triphosphate)中文名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表示“高能磷酸键”;“--”表示低能键;P 表示磷酸;A 表示腺苷(腺嘌呤+核糖);A--P~P~P为三磷酸腺苷,简称ATP;A--P~P为二磷酸腺苷,简称ADP;A--P为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简称AMP。一般生物体需要能量时,ATP就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使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生成ADP和游离的磷酸(Pi),并放出能量(30.54kJ/mol)。而在有机物氧化分解或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又可获取能量,与游离的Pi结合形成ATP。
生成利用
一、ATP的生成方式
  体内ATP生成有两种方式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底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个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一磷酸化过程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二)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氧化和磷酸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氧化是底物脱氢或失电子的过程,而磷酸化是指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在结构完整的线粒体中氧化与磷酸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偶联在一起的,即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而磷酸化是氧化的结果。   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线粒体,既有氧化磷酸化,也有底物水平磷酸化,以前者为主要来源。胞液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也能获得部分能量,实际上这是酵解过程的能量来源。对于酵解组织、红细胞和组织相对缺氧时的能量来源是十分重要的。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测定
  确定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通常用两种方法。   (一)P/0值测定 P/0值指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消耗一克原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原子数,或者说消耗一克原子氧所生成的ATP的克分子数。P/0值实质上指的是呼吸过程中磷酸化的效率。   测定P/0值的方法通常是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入氧化的底物、ADP、Pi、氧饱和的缓冲液,再加入线粒体制剂时就会有氧化磷酸化进行。反应终了时测定O2消耗量(可用氧电极法)和Pi消耗量(或ATP生成量)就可以计算出P/0值了。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不同的底物,可测得各自的P/0值,结合我们所了解的呼吸链的传递顺序,就可以分析出大致的偶联部位了。?   (二)根据氧化还原电位计算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是否能满足ATP合成的需要   氧化还原反应中释放的自由能△G'O与反应底物和产物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差值(△E'O)之间存在下述关系:△G'O=?nF△E'O   式中n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F为法拉弟常数(23.062千卡/克分子·伏特,或96500库仑/克分子)。   一克分子ATP水解生成ADP与Pi所释放的能量为7.3千卡,凡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于7.3千,均有可能生成一克分子ATP,就是说可能存在有一个偶联部位,根据上式计算,当n=2时,△E'O=0.1583V时可释放7.3千卡能量,所以反应底物与生成物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大于0.1583V的部位均可能存在着一个偶联部位。   呼吸链磷酸化的全过程可用下述方程式表示   NADH+H++3ADP+3Pi+1/2O2→NAD++3ATP+4H2O   FADH2+2ADP+2Pi+1/2O2→FAD+2ATP+3H2O
三、氧化磷酸化中ATP生成的结构基础
  ATP是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催化ADP与Pi合成的。ATP合成酶是一个大的膜蛋白质复合体,分子量在480?00kD,是由两个主要组成(或称因子)构成,一是疏水的F0,另一是亲水的F1,又称F0F1复合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见到线粒体内膜基质侧有许多球状颗粒突起,这就是ATP合成酶,其中球状的头与茎是F1部分,分子量为350?/P>380kD,由α3、β3、γ、δ、ε等9种多肽亚基组成,β与α亚基上有ATP结合部位;γ亚基被认为具有控制质子通过的闸门作用;δ亚基是F1与膜相连所必需,其中中心部分为质子通路;ε亚基是酶的调节部分,F0是由3?个大小不一的亚基组成,其中有一个亚基称为寡霉素敏感蛋白质(oligomycin?sensitivity?conferringprotein,OSCP),此外尚有一个蛋白质部分为分子量28kD的因子,F0主要构成质子通道。
编辑本段循环利用
  人体中ATP的总量只有大约0.1摩尔。人体每天的能量需要水解100-150摩尔的ATP即相当于50至75千克。这意味着人一天将要分解掉相当于他体重的ATP。所以每个ATP分子每天要被重复利用1000-1500次。ATP不能被储存,因为ATP的合成后必须在短时间内被消耗。   ATP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发生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就转化成ADP,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就能接受能量,同时与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这样即避免了能量流失,又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   人体所有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是ATP提供的:心脏的跳动、肌肉的运动以及各类细胞的各种功能都源于ATP所产生的能量。没有ATP,人体各器官组织就会相继罢工,就会出现心功能衰竭、肌肉酸疼、容易疲劳等情况。   ATP合成不足缺失时,人体会感觉乏力,并出现心脏功能失调、肌肉酸痛、肢体僵硬等现象。长时间ATP合成不足,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其功能,ATP合成不足持续时间越长,对身体各器官的影响就越大。对人来说,影响最大的组织和器官是心脏和骨骼肌。因此,保证心脏和骨骼肌细胞的ATP及时合成是维护心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措施。   心脏和骨骼肌自身合成ATP的速度慢,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D-核糖能使心脏和骨骼肌生成ATP的速度要快3~4倍,是给心脏和肌肉恢复动力的有效物质,在人体经历缺血、缺氧或高强度运动时,其作用更为突出。
编辑本段生物合成
  在细胞中ATP的摩尔浓度通常是1-10mM。 ATP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最典型的如在线粒体中通过氧化磷酸化由ATP合成酶合成,或者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或细胞质基质。ATP合成的主要能源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每分子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由酶催化产生2分子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2分子ATP和4个还原性氢,产生的能量可以使2分子ADP与Pi结合生成ATP。最终在线粒体中通过三羧酸循环(或称柠檬酸循环)产生最多32分子ATP。其大致过程是: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一步产生的2分子丙酮酸与6分子水结合在酶的催化下产生6分子二氧化碳,20个还原性氢,产生能量可以使2分子ADP与Pi结合生成ATP。最终前两步产生的24个还原性氢与6分子氧气在线粒体内膜结合在酶的催化下产生12个水分子,放出大量能量,产生能量可以使34分子ADP与Pi结合生成ATP。有氧呼吸三个步骤可以使1分子葡萄糖分解产生32个ATP,三步中的酶是不同的酶。   此外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ATP,其第一步与有氧呼吸相同,第二步为前一步产生的2分子丙酮酸与4个还原性氢的作用下产生2分子乳酸(C3H6O3)或者产生2分子酒精和2分子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不释放能量,可见无氧呼吸中大多数能量都保存在有机物中而浪费。   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ATP一般不参与叶绿体外的生命活动。ATP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合成,产生于光反应阶段,用于暗反应中的C3化合物的还原过程,然后分解为ADP与Pi,产物又回到类囊体膜上继续合成ATP,形成循环过程,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在细胞中,1mol的葡萄糖彻底分解氧化以后,可使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编辑本段生理功能
  人体预存的ATP能量只能维持15秒,跑完一百公尺后就全部用完,   不足的继续通过呼吸作用等合成ATP。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   作为药品可以提供能量并改善患者新陈代谢。   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功能: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