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它应用的范围?

如题所述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在德国民法中,与公序良俗相当的概念是善良风俗。在英美法中,与此类似的概念则是公共政策。我国现行法并未采纳公序良俗的概念和表述,但《民法通则》第七条、《合同法》第七条和《物权法》第七条关于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规定,通常被认为是承认了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一方面是指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条件下,可以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另一方面,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根据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法律制度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作出必须的法律限制性规定,加上公认的道德规范,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公序良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9
我国公序良俗原则的确立依据在《民法通则》第七条,即“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简言之,公序良俗的字面意思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而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人们在民事活动中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由此,公序良俗原则主要应用于民事法律领域,尤其是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依据法学理论,在民事审判中,若要使用原则作为判决或者裁定的依据,则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其一、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其二、除非出现极端不公正的现象,为实现个案正义,才能适用法律原则;
其三、没有更强的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系民事法律原则,在民事审判中适用该原则进行判决或裁定必须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