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其净残值,使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但不得超过其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仍以上次问答:我公司有一台设备因转产而不需用,准备出售,该设备原价12万元,已提折旧6万元,该设备公允价值5万元,估计处置费用0.5万元,请写出会计分录。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扩展资料: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这里所指其他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参考资料:固定资产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0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①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②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账面价值=12-6=6

净残值=5-0.5=4.5 小于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净残值=6-4.5=1.5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扩展资料: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2)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9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①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②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公司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扩展资料: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如果处置组是一个资产组,并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0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者该处置组是这种资产组中的一项经营,那么在处置时,应将商誉一并冲掉。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2-12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①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②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举例:假定某固定资产被划归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相关费用为5万元,这种情况下,应将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调整至等于其账面价值60,备查登记即可,不需做会计分录。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小于账面价值的话,则应该将预计净残值调整至等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而对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减值损失。计提完减值损失后,预计净残值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举例:假定某固定资产被划归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85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相关费用为5万元,这种情况下,应将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调整至等于其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70(75-5),同时计提减值准备15(85-70),调整后,账面价值变为7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第4个回答  2021-03-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