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24详解(包括重点字词,拼音,句子分析,重点难点,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一.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æ³°æˆˆå°”[Rabindranath Tagore](1861å¹´5月7日—1941å¹´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重点字词拼音及解释

nì xiào dǎo gào bìng dì huā ruì hàn dàn qī xié cí lián yìn bì
匿笑 祷告 并蒂 花瑞 菡萏 敧斜 慈怜 荫蔽

祷告 : dǎo ɡào 向神祝告祈福:虔诚地祷告
并蒂 : bìnɡ dì 1.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 : huā ruì 1.瑞雪。 2.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慈怜 : cí lián 1.爱怜
荫蔽 : yīn bì

句子分析::示例一:“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蚜?”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理,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语句抒发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怜,责怪之情。

示例二:“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句是对孩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孩子的调皮,撒娇。

示例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诗想象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鲜活而深刻的印象。

《荷叶母亲》借景写人,托物言情,花本无情人有情,以花喻人,极其自然地歌颂了母亲的爱,母女的情,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灿烂的金色花,轻盈的荷叶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纯真的母爱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