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如何放下执著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身处这样的社会如何放下自己的执著呢。总不能像僧人一样出家吧,可是放下执著后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呢,能不能交到朋友呢?我觉得我应该是有地方理解错了,请高人指点。

放下执着,就是把一切看淡,放弃欲望,放下不舍。
如今人的社会状态是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人文理论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就直接导致人们追名逐利,互相争斗,以金钱为中心。
但人理是人理,天理是天理,人认为对的事情,往往神佛看来就是错的,神佛要求人应该是无欲无求的。因为人命由天而定,人想要大方面的自行改变,是不可能的,但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通过争斗得来,实则即使不去争也会有你的,这就是这个物质空间给人造成的假象,人在争斗中必定损害了别人的利益,那么也就为自己造了业,让自己更加沉于迷中。
记住,人就是人,不可能达到人人修成佛的境界,人永远迷在现实中,参悟到真相的永远是少数。所以,不要老是假设人都这样了,人都那样了,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题目。
如果你真正参透了佛理,那么你就会明白,其实吃亏、吃苦并不是坏事,别人占了你的便宜,损了你的利益,其实都是为你积德消业,而人要修佛就是要做到这点,即使不修佛,对自己的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我们做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不是所谓的适应社会,随波逐流,好坏人的区分不是由社会评定的。不能大家坏,我也跟着坏,这就是应有的处世原则?不能劝好身边的朋友,至少也要做到“举世浞而我独清”。
至于交朋友,我倒觉得,越是尖滑的人,越愿意和真诚、善良、坚忍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会感到有安全感,不必处处防范,即使交心也没有危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18
理论上讲,越是放下,就越能在现实生活中过得自在,过得快乐。

如果在实践中,你的“放下”成为你的阻碍或束缚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是你对“放下”理解有误,或有偏,或是放下过头(失去理智变傻了),或是不够放下(总是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

所在在世俗中修佛,必须有在世俗中的修行高人的指导,这样才能把真正的佛法把握运用到恰到好处。

好像你刚才的问题,动不动就想到用出家来解决,肯定是出偏了。还有一个更困难的问题在后面,就是:用出家这个办法其实上解决不了你想用出家的办法来解决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07-09-18
有段时间,和你一样,所以留意了下佛书当中的一些小故事,你可以读下.

有一位外道拿着两个花瓶献给世尊.世尊说:"放下."外道放下了一只手中的花瓶,世尊又道:"放下."外道又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然而.世尊还是对他说:"放下."外道摊开双手道:"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还让我放下什么?"世尊开示道:"我不是让你放下花瓶,而是放下一切烦恼执着.当这一切你都放下,再也没有其他什么的时候,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放下,不是外相上的决然屏弃,而是在心中对坚固执着的松缚,是心灵的完全放松状态.仔细想想,最需要放下的,恰恰是我们最放不下的东西!
至于得皮得髓则看各人所悟

如果觉得还行,还有个故事也可以讲给你听的,呵呵.
第3个回答  2007-09-17
【提前6:6】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提前6: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提前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参考资料:摘自《圣经》

第4个回答  2007-09-18
不争第一,但求独一。人总爱拿自己跟别人比较,结果是自寻烦恼!聪明的人要懂得放下执着,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显示自己的个性与品味,人生自然显得独特和不平凡。
第5个回答  2007-10-05
苦乐法
有所求,才有所苦,和别人攀比这才是痛苦的来源,有欲望上的追求才会有痛苦。不去比较,不去追求,只做好当下,为公司也好,为国家也好,为他人也好,为自己心安也好,福德来了欣然接受,福德去了,一样是欣然接受。这便是乐法,知足方能长乐。得到了不用高兴,失去了不用沮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