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地理位置、水文气、自然地质条件?谁有详细资料??

如题所述

地理位置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灵丘基本地貌由三部分构成,其中85.5%属土石山区,8%属丘陵,6.2%属平川。地理特点是山多、坡多、沟多,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太白山主峰海拔2234米。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华山河五系常流河。唐河是主干河流,发源于浑源戗风岭流经灵丘6乡镇52个村,出境后经涞源汇入渤海水系。全县地表水2.65亿m3,地下水1.1m3。自然特征  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总特点是: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往往出现春旱;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常常遭受伏旱和冰雹的危害;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多雨年常造成大秋作物返茬和冰雪霜冻的危害;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对越冬作物不利。全县年平均气温7° 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平均大于5°C的积温3329.5°C,无霜期一般在150天左右,最长为189天,最短为120天,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160天左右,北山、东北山一般为12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2.4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614.6毫米。历年不平均7.3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风力一般是四到五级,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土地资源  灵丘地处黄土高原。由的土石山区、8%的丘陵和6.2%的平川三部分构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西、北部山峰属恒山南延,最高海拔2234米,最低海拔550米。  灵丘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少雪。年均气温6.9℃,降水量432、无霜期150天左右(127——189天),南山地区达170天左右,年均积温3000℃左右,日照总时数2800小时。  灵丘现有耕地51万亩,大部分为中低产田,其中水浇地面积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苦荞、莜麦、豆类、油料、烟叶等。宜林面积70万亩,现有森林160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属山西省林业大县,主要林种有松、柏、槐、柳、桦等用材林和核桃、花椒、桃、苹果、杏、梨、枣、山楂、柿子等干鲜果经济林。全县牧坡面积135万亩,年产草量约5亿公斤,现牧坡利用面积100万亩,大牲畜饲养量7.04万头,羊28.6万只。  矿产资源  灵丘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4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20吨,白银2000吨,铜10万吨,锰矿石400万吨,铁矿石9000万吨,石灰石500亿立方,花岗石100亿立方,沸石3.6亿吨,磷灰石2.9亿吨,大理石2.5亿吨,珍珠岩6000万吨,石英石5000万吨,石棉3300万吨。此外,铅、锌、钼、长石、蓝晶石、冰洲石、蛭石、云母、方解石、黑砂石、软玉石、莹石、硫磺、澎润土、高岭石、矸石、粘土等矿藏储量也很大。现已开采的矿藏有花岗石、珍珠岩、石棉、磷灰石、沸石、石灰石及金、铅、锌、铜、铁、锰等20多种。  水利资源  灵丘水资源丰富。地表水2.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1.1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十河两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一系是主干河唐河,流经全县4个乡镇52公里,流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清水流量28m3/S。一系由四条支流汇入河北阜平沙河。两系均汇入大清河。全县现有3个万亩自流灌区和两个万亩电灌站,有小水电站4处,装机容量2075千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