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市名称

如题所述

武汉市: 江岸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 汉南区 蔡甸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黄石市: 黄石港 西塞山 下陆区 铁山区 大冶市 阳新县
襄樊市: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老河口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十堰市: 茅箭区 张湾区 丹江口 郧 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 县
荆州市: 沙市区 荆州区 石首市 洪湖市 松滋市 公安县 监利县 江陵县
宜昌市: 西陵区 伍家岗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宜都市 当阳市 枝江市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长阳自治县 五峰自治县
荆门市: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 京山县 沙洋县
鄂州市: 鄂城区 梁子湖 华容区
孝感市: 孝南区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孝昌县 大悟县 云梦县
黄冈市: 黄州区 麻城市 武穴市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咸宁市: 咸安区 赤壁市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随州市: 曾都区 广水市
恩施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省直辖: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6
地级市 ▪ 武汉市 ▪ 黄石市 ▪ 十堰市 ▪ 荆州市 ▪ 宜昌市 ▪ 襄阳市
▪ 鄂州市 ▪ 荆门市 ▪ 孝感市 ▪ 黄冈市 ▪ 咸宁市 ▪ 随州市

自治州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 仙桃市 ▪ 天门市 ▪ 潜江市 ▪ 神农架林区

http://baike.baidu.com/view/7482.htm#4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5
湖北各县市区名字
以水得名:
利川市:因清江为境内大川且富水利,故名
长阳县:隋以内长杨溪即今南汉溪设长杨县,唐改长杨县为长阳县故名
枝江市:以蜀江至此分枝为诸洲而得名
南漳县:因其境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故名
浠水县:以境内浠水得名
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得名
丹江口市:以境内丹江入汉水处得名
老河口市: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
襄阳市:因位于襄水之阳,故名
潜江市:因境内有古潜江河为地下河得名
汉川市:因汉江流经市境得名
广水市:因境内有广水河得名,而广水河则来源于:因其河床浅宽,每当山洪汇集导致河面宽广,故各广水
洪湖市:以境内洪湖得名
以山得名:
京山县:因县境东部有京源山,故名
大悟县:因境内大悟山得名
英山县:因境内英山得名
神农架林区:因境内神农山得名
赤壁市:因境内赤壁山得名
夷陵区:因境内有夷山得名,一说因""江水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得名
竹山县:因境内有黄竹山,故名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境内五峰山得名
黄梅县:因境内黄梅山得名
黄冈市:因境内黄冈山得名
以历史人物得名:
罗田县:取巴蛮酋长文小罗田光兴2人名姓称罗田;一说系安置<罗>巴水蛮酋长田氏得名
秭归县:据<<水经注>>云:屈原有贤秭,闻原放逐亦来归,故名。
云梦县:因其地为古云梦泽得名。
松滋市:因其地为古秋兹地故名(一说)
随州市:以古随国得名。
鄂州市:以古鄂国得名。
枣阳市:以境内古枣阳村得名。
以宣扬武功教化、及颂美吉祥之词为名:
保康县:取保民安居康乐之意。
远安县:因其地’近瑶而远”得名其意为此邻少数民族距京城远,祝愿永远安宁相处之意。
当阳市:取“天子当阳,诸候用令”之意。
恩施市:取“恩威并施”之意。
咸丰县:取“咸庆丰年”之意。
钟祥市:取“祥瑞钟聚”之意。
宣恩县:取“宣扬皇恩”之意。
咸宁市:取“(易、乾象)万国咸宁”之意。
宜都市:取“宜于建都”之意。
以物产命名:
松滋市:亦名祝松,因当地松树滋生而得名。 (另外一说)
黄梅县:因县境山上多黄梅得名。
蕲春县:以水隈多蕲菜得名。
以方位命名:
巴东县:因在古巴东郡之东故名。
取其谐音命名:
仙桃市:因其地原名鸡公滩又名尖刀嘴后诈其为仙桃、故名。
神农架林区:原名神龙架后诈“龙”为“农”故名。
复合地名: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化频繁,在两个地区合并时往往出现复合地名。
武汉市: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取首字命名。
黄石市:由黄石港和石灰窑各取一字命名。
黄陂区:柔合古黄城与武湖得名。
通山县:取境内通羊、青山两镇各取一字命名。
十堰市:因清中叶在百二河上筑六个堰、犟二河上筑四个堰故名。
嘉鱼县:以境内有鱼岳山,兼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意命名
取其象征或引伸意义命名:
兴山县:因环邑皆山,县治兴建于群山之中,故名
通城县:传因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故名
监利县:以地富鱼盐,设官监办,命名
大冶市:取大兴炉冶之意
江陵县:以连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
崇阳县:以诸山崇聚,命名
建始县:取建县伊始之意故名
安陆市:取地势高平少水患之意命名
团风县:取暑季环城堤上清风习习故名
应城市:因应邑地处要冲,乃安荆府咽喉,故名
夷陵区:因长江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故名
宜城市:原为夷城后因雅化,改夷为宜,故名
长阳县:原为长杨县,后改杨为阳,故名
新洲县:原为州县,后县治徙江滨,改州为洲,故名
阳新县:原为兴国县,因与江西兴国县同名,改今名
红安县:原为黄安县,后因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与此创建,改今名
备注:
荆州市:传为古九州之一。一说为楚初立国荆山(今南漳)所派生出来的。
沙市区:意为沙洲顶端集镇称沙头市简称沙市。
黄冈市:598年改南安县为黄冈县,因黄冈山得名。
宜城市:前192年改鄢县为宜城县。或谓原为夷城、夷邑后因雅化改“夷”为“宜”。
仙桃市:为百姓买仙女所摘之桃敬奉双亲得名。此说不确。原为沔阳县:因城在沔水之北得名。
赤壁市:因长江之滨的石头口(今赤壁镇)为东汉末“赤壁之战”古战场,而赤壁之战实乃镇北有赤壁山命名。原蒲圻县因(蒲圻湖今西梁湖)湖岸多蒲草故名。
英山县:咸淳六年(1270年)析罗田东部置英山县,以境内的英山得名,属六安州。寻废。德佑二年(1276年复置。明清属安徽省。1932年11月划归湖北省。又据195期《湖北政府公报》云1936年3月28日划入。
新洲区:与州治变迁有关。中和元年(885年)迁县治于江滨(今黄州),称新州。建县时因处举水之旁,州字加水旁,改州为洲。1951年析黄冈西部设县。
咸丰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县,取“咸庆丰年”之意为名。
宜昌市:原为夷陵。一说因县北有夷山得名。另一说因“江水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得名。清顺治五年(1644年)曾改“夷陵”为“彝陵”。
团风县:因地势低下,江湖环绕,暑季环镇堤上清风习习,故名。1996年设县。
竹山县:因境内有黄竹山,故名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境内五峰山得名
黄梅县:因境内黄梅山得名
以历史人物得名:
罗田县:取巴蛮酋长文小罗田光兴2人名姓称罗田;一说系安置<罗>巴水蛮酋长田氏得名
秭归县:据<<水经注>>云:屈原有贤秭,闻原放逐亦来归,故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