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学生都会有一段时间非常紧张,那就是体测时期,为什么大学生都会害怕体测?

每年开学后一个月左右大学生就是组织一年一度的体育测试了,每到这个时候身边的同学便开始紧张来,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紧张体侧?

就这样我们同学就有很多害怕体测的,到了提车的时候他们就有点慌的感觉,有的甚至不敢参加这个有什么呢?其实在我看来他们怕的是因为自己体测不过关,会影响自己拿到毕业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指出: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一般会按按结业或肄业处理,这其实在某些大学中还是存在的现象,但是更多的大学并没有按照这项规定来处理,同学们大可放心。


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学生们完全不有必要害怕这些标准,其实大学不会因为你体测不及格就不给你结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4

一个是害怕不及格,体测的考察范围非常广,身高体重为、爆发力、耐力、握力等都需要考察,大多数人总会有那么一两项弱项
还有一点就是很累,耐力无论台阶测试还是1000米这种的,都很耗费体力的 非常累。

除了运动会、上上课之外,几乎学生运动列不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实也是这样,现在的大学,各种项目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旗帜下满天飞,教学改革、科研工作、社会服务任务重之又重,老师们、领导们常常疲于奔波。

再加上,现在的学生确实被电子产品绑架。他们出去运动的机会少多了。身体素质就差了。就像一位同学告诉我的,大一进来的时候可以参加3千米比赛,现在已经大不如前,因为真的缺少运动了。

不要说学生,就连我们这些大人,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其结果就是运动越来越少,肚子越来越大,体质越来越弱,视力越来越差。

教育部之前有过一个部署,就是号召大学生三走:“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是在实际中,虽然我们花了力气,但是同学们大家还是当“坐“家的居多。

大凡害怕,都是因为没有把握。

第2个回答  2018-11-04

因为暴露了自己体力差的缺点不说,一旦跑起步来,气喘吁吁的样子真的丑的不得了啊。
我平时好不容易维持的落落大方的模样没了,直接把自己变成了大疯子。我自己这次都不用涂腮红了,跑完步直接给我来一个高原红,本来就不咋利索的腿脚,跑完步以后疼了半个月。
OK,你可以说我体质不好,你说呗,反正你说我也不会改,现在运动型的女生也很多,她们天天锻炼跑步健身房,她们身材和身体素质以及自控力真的超级厉害的,可你得容忍有人不行啊,就是有很多女生,比如我,又懒又馋,还不爱运动,周末下楼扔个垃圾是我最大的运动量了,还是坐电梯。
所以,面对体测我真的很心烦,很排斥,你可以强行让我进行测试,但你没办法剔除我心中的戾气啊。


第3个回答  2018-11-18

大学生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经常锻炼身体的,和基本不锻炼身体的。这两种人从精神面貌到作息习惯,都完全不同,甚至从你面前走过,你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气场。关于大学生目前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就代表了学生对于体测是什么样的态度。

害怕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老师的实力以及基础设施。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安排,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水平,在一般看来都很低。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水平的高校同学的意见并没有很明显的分别。许多大学的体育课开设相当不用心,师资力量也完全跟不上。教篮球的老师就知道让学生拍着球满场转悠和三步上篮,稍微复杂一点的技战术都不懂,上课就是一帮人围着篮筐瞎打;教足球课的老师自己就四十多岁挺着个啤酒肚,踢比赛不到十分钟就跑不动了,然后就站在场边咋咋呼呼乱指挥。

第4个回答  2018-11-04

当然是因为有800这个项目了!

我的内心是非常抵触在限定的时间内跑800m的,因为我这个人是比较害怕竞争,也害怕竞争要之后还是失败的感觉,所以当我站在跑道准备开跑的时候,我已经害怕到直冒冷汗了,感觉呼吸都有点困难,哨声一响,豁出去了,其实跑长跑的技巧就是匀速,坚持,坚持到最后你就赢了!当我跑完一圈的时候,身体已经感觉到好累了,而且有种全身麻痹的感觉,前面那些一开始就飞速的同学也慢慢的慢了下来,甚至有些已经放弃跑,走了起来,而我又是那种不跑就不跑,跑了就要尽全力的人,我想我应该坚持到最后才放松,终于在自己的自我安慰和坚持下我又一次跑完了,曾经我以为我跑完800m就要死的人,我到终点了还没死,我还好好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