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的意思

如题所述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山西粮神殿事件。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有的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列举对比的方法形象地勾画出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的形象: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他在诗中指出: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历史上的统治者,总是千方百计地希望自己长生不死,当这个愿望实现无望后,又总是希望自己名传青史。这一点,即使那些贪官污吏也莫不如此。

贪官手法:

贪官作为专事腐败和制造社会丑恶现象的“佼佼者”,也有自己的绝招,具体来说有“软、硬、刁、憨、精”五种。也有“软硬刁憨精,吓诈唬乱怦,一路鬼吹灯”之说。如:

第一种:“义父义女,掩盖色腐”。

第二种:“韬光养晦, 善于装穷”。

第三种:“道貌岸然, 大贪若廉”。

第四种:“沽名钓誉, 精于掩饰”。

第五种:“演技精湛, 擅长忽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一种艺术的写作手法
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8
一种艺术的写作手法
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第3个回答  2012-11-20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 咕~~(╯﹏╰)b讽刺一些不注重在人民心中形象的人,就算把名字刻入石头,想留名百世,也只会落得个尸体尚未腐烂就已经臭名远扬的下场~
第4个回答  2012-11-20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加赞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