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司马迁是如何知道皇陵内的结构的?

如题所述

纵观历代史书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当属司马迁描述的最为详细,感觉司马迁曾经去过秦始皇陵中一般,那么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陵是什么样子呢。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始皇命人从地表向下一直挖隧洞,直到挖到见水的地方,然后用铜封锢,最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并且仿制秦始皇生前的建造宫殿,然后把各种珍奇宝物都藏在里面。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这句话就是说秦始皇陵里面布满了机关,要是有人胆敢靠近,会自动发射弩箭,射向闯墓陵的人。


司马迁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句话将的则更加神奇了,说的是秦始皇的陵墓里用水银绘制成了河流和江海,然后用机械互相灌注而流通,包含了天文地理,并且用人鱼的脂肪作蜡烛,很长时期都不会熄灭。


从司马迁的笔下来看,秦始皇陵里那是另一个繁华的小型“世界”,难道司马迁还真参观过不成?


司马迁为何能知晓秦始皇陵的构造?


司马迁去过秦始皇陵吗,很显然,并没有,别说在以前,就是在现在,秦始皇陵里依然迷雾重重,让人无法看清它本来的面目,单单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妥善保存的问题,就比较让人费解,这也是为何兵马俑并没有被大规模发掘的原因。


其实,司马迁能知晓秦始皇陵的构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秦始皇的年代,是比较近的,知晓些前代的事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秦始皇陵修建时的场景图


其次秦始皇陵的建造,整整持续了40余年,在这期间会存在人员的更替,毕竟不可能只用一拨人,让他们连续干40余年,而最先被淘汰出的人,他们是有机会生存的,当然他们看到了如此盛况,也不会闭口不言,这样一来他们周围或者后代也就对秦皇陵内部的构造,比较清楚。


最后,秦始皇陵在建造之初,并不是盲目的,如此大型的建造,肯定会有图纸,而对于秦始皇时期的一些重要文件,西汉初期的萧何曾下令需要严密保护秦始皇时期的各类重要文件,这其中或许就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设计和建造的图纸,而司马迁也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文件的。


司马迁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准确吗?


由于司马迁并没有亲眼见过秦始皇陵的内部构造,这也就是说司马迁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不见的是全部准确的,在这些描述中参杂一些个人的想象,也极为正常,毕竟《史记》中的疏漏也是有很多的。


不过,尽管如此,并不能否认司马迁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全部是自己想象的,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厚葬之风依然盛行,为西汉帝王修建陵墓也是时常都有的事情。


皇陵


而西汉在帝王陵墓的建造上,又大抵承袭的秦制,所以司马迁有可能见到国西汉帝王陵墓的内部构造,并以此来推论秦始皇陵的构造,这也并无不可。


司马迁作为史学家,严谨是本则,尽管他并没有真正的去过秦始皇陵,但是为了写下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想必也翻阅了很多典籍,走访了很多曾经参与过秦始皇陵的建造,而又没有死亡,或者已经死亡但是他们后代还健在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6
司马迁能够知道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是因为当时修建秦始皇陵时淘汰出来了一些人,他们存活下来并透露了皇陵的一些内部构造。
第2个回答  2020-04-06
因为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距离秦始皇陵修建完成只有60多年,只要有心司马迁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人进行寻文,虽然修建陵墓的工人死了,但是根据当时有关人员采买的木料数量,司马迁完全可以推断出皇陵的结构。
第3个回答  2020-04-06
司马迁会看地理和风水,根据风水找到了秦始皇的陵墓位置,根据墓道的情况推测内部的结构
第4个回答  2020-04-06
开始修秦始皇陵有一定的布局和图纸,司马迁是在修秦始皇陵之前,搜寻了大量的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