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小的光合自养生物

如题所述

地球上最小的光合自养生物是“原绿球藻”。
原绿球藻属于植物界、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地球上体型最小的光合自养生物,是直径约为500到700纳米的单细胞生物。同时是地球上年平均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生物(2.8×10^27到3.4×10^27个),累计含有约1.71亿吨碳。
原绿球藻有两个生态型,一个适应强光,一个适应弱光。强光型原绿球藻的基因组为1657990个碱基对,1716个基因,这是已知的产氧光合生物的最小基因组。弱光型原绿球藻的基因组更大,但二者的16S核糖体RNA相似度有97%,按照人类目前的细菌分类方法还算是同一个物种。


                                   

这种生物的起源非常古老,在21亿年前的地球原始海洋中,它们就和好伙伴蓝菌(Synechococcus)一起,为生物们提供了最初的氧气。
随着季节的不同和光照的变化,它们为全球提供了总氧气数量的13%-48%,此外还提供了一半左右的海洋生物中碳的含量。
它们主要的光合作用的器官来自于它们体内的叶绿素,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把光能、水和二氧化碳结合起来,生成了氧气和自身体内的营养物质。
原绿球藻,总重超过两亿吨,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单细胞生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从这些小东西贡献的原始积累中分化诞生出来的。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原绿球藻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从适合海水的到适合淡水的,从适合强光的到适合弱光的。可以说真正做到了称霸七海,完成了路飞未尽的心愿。
和它的好伙伴蓝菌不同,绿球藻相对来说不会分泌太多的毒素,所以可以用于食用和提炼营养物质。
原绿球藻中80%以上是水分,干燥后,蛋白质的含量约42%,碳水化合物约15%,粗脂肪约11%,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
古代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就喜欢从湖中捞取绿球藻,制作一种绿色的饼干,他们把这种绿色的物质叫做石头的分泌物。
现在原绿球藻在饲料生产,生物能源利用和食品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太空食品,绿球藻也有广阔的前景。原绿球藻还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所以,虽然原绿藻很小,但它也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一员。我们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可以对它展开适当的综合利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