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三省吾身 ——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消失。
胡适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母亲。
她仁慈,当两个嫂子吵架的时候,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刚气,当受到五叔的污蔑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五叔当众认错赔罪,自己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她严厉,我做错了事,责备我,惩罚我,在生活中管束我最严,他宽容,当与比我小的小孩发生小争执的时候,总是只责备我,要我试试让着比我小的人,她慈爱,听说用舌头舔可以治眼毅是,他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与人相处。
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最基本的教育。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宽容、善良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美好的一生。
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真情需要付出,真爱必有回报。

细雨绵绵,我临窗而立捧着胡适的《我的母亲》,百感交集。
在《我的母亲》中,胡适极为深情地回忆了他的母亲。他说:“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母亲。”可见胡适的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她会天亮是,便叫醒胡适让他反省一天的过失,是她教会胡适“吾日三省吾身。”让他在以后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怀一腔虚谷的胸怀,海纳百川。
胡适从母亲身上了解了最为深刻的便是待人温和却绝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他的母亲身体力行证明给胡适看:待人仁慈与逆来顺受有天壤之别。胡适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到:“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母亲教会了他太多,更重要的是,胡适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感谢他母亲留给他如此高尚的品格。
看着深情的文字,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我一直奢侈的享受着母亲的温情,却从仔细想过如何感谢这份厚重的恩情,胡适让我正视自己的自私。我的母亲平凡而美丽,她有一双巧手,会为我编织漂亮的围巾御寒,我却从未真正体会其中的温暖,她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溢满了疼爱与温柔,而我却时常忽略这份美丽。当我捧着胡适的文章,我突然不敢面对母亲,不敢面对她那份安静而平实的爱,这份爱如春雨般潜入我的生命,渗进我的骨髓,随着脉络游走,充盈我的心扉,却从不曾给我任何负担,重如泰山却又细若游丝。这份恩情我忽视几十年,视若无睹。

我开始学习关心,留心母亲的身体和生活,学习等待,为夜归的母亲留一盏灯,守候她进门后一扫阴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看着母亲津津有味吃着我留的饭菜,我的心中涌动浓浓的自豪与温情。曾经母亲也是用这样的心情看着我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消灭她做的饭菜的吧!那静静的守候和无声的爱都化为熟悉的饭香溢满我的心脾,伴随着我成长。看着母亲满足的微笑,我的心头一颤,眼泪便涌入了眼眶,这就是母亲,只要是女儿做的,她可以无限包容,原来她从未因女儿的忽视而置气,或许她曾在深夜因伤心落泪都在日出后依然无悔的付出毫无保留。我得感谢上苍,恩赐给我的母亲。

孟郊写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绚烂的春色为母亲装点艰辛的生活,用绚烂的春光为母亲抚平紧皱的眉头,怀揣感恩之心成长,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学会感恩便会学会成长,便会学会尝试包容与分担。

将感恩化为行动,将感动藏于心间,尝试着用心体会每一份真诚的感动,定能受益匪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8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我的母亲》读后感
当我看完《我的母亲》一文后真的使我很感动.由于作者当时丈夫的突然去世作为神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打击实在太大但又无处可诉苦水只得自己咽而且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重担全由她一人承担我觉得她的确是伟大.
对于当时母亲要孩子"很"父亲其实只是想让孩子们对他们的父亲少一份思念之情.另外"改嫁"对于母亲来说.也是别无选择并且听说对方说"我一生没有亲人这两个孩子只当是我的亲生有我吃的就有她俩吃的."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听到这样的话对自己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我自己身为母亲我认为首先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确切地说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包括做人的道理.
让我和包括所有做母亲的一起携手起来共同努力吧!
第2个回答  2012-02-14
读后感可以从以下方面说
一、要知道感恩
二、母亲是第一任老师(有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三、言传身教,孩子永远都是看大人怎么做,而不是怎样说。
四、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的老师,家长也应该负起责任。
五、母爱总是最伟大爱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2-29
要知感恩
第4个回答  2012-02-18
你这不是模仿别的吗? ⊙﹏⊙b汗!追问

谁说的,就算是,那也永远不可能是你写的!
不要信口雌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