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时有鱼咬钩,但提竿时没有中鱼的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题所述

钓鱼时有鱼咬钩,但提竿时没有中鱼的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拉空”,是指的有鱼咬钩,见到浮漂抖动,马上提竿但是却没有中鱼的现象。这种情况钓友们可能都遇到过,尤其是在野外自然水域垂钓,更是常常遇到“拉空”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在垂钓时又该做出哪些改变,来减少“拉空”现象呢?

提竿时没有中鱼的感觉,这种情况就是指无论应用独漂,或是散漂,在浮漂发生操作时,钓鱼者提竿时没有上鱼的感觉,很轻松的就把钓竿提到,渔钩和钓鱼线轻飘飘而起,产生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提竿过早,鱼未咬钩

无论在怎样的的水域,都不分什么鱼类,鱼种特点影响的,鱼吃饵是循序渐进的。在吃饵时,鱼会先到触碰饵料,运用嗅觉和味觉明确饵料能不能吃,下面才能张嘴吸入。

恰好是由于鱼种的这种进食方法,而最容易让钓者提竿犯急,钓手通常分不清楚鱼儿是在触碰食材或是在咬钩。因此,有些时候,钓者通常把鱼儿用嘴边触饵而造成浮漂的“晃动”误认为是鱼已中钩的“启动”,因此,便赶忙提竿。结论,就是提竿后没有鱼,反倒把鱼吓跑了。

要防止和减少这种情况,不管用独漂或是散漂,应当在浮漂启动后,正发生哪怕是很轻度的“下移”或“上顶”,才能够提竿。请在此基础上,还应尤其牢牢把握,疏松的面肉食性鱼饵(特别是拉饵),提竿要早些时候一点;泥鳅昆虫荤饵,则要延迟一会再提竿,就更能提升中钩率。

原因二:提竿过晚,鱼吐出饵料

鱼儿咬钩,虽然有前边常说的“触”与“咬”这一渐近全过程,但从“触”到“咬”最多也但是5-10秒左右即可以进行。在这里期内,鱼儿吃饵就和平常吸气一样,将饵料和水一起吸进口中,然后吐出。

因此,当它触饵后并明确已早已把饵料吸进口中,合拼上嘴的情况下,就务必提竿。不然,稍慢1-2秒,被它张开嘴巴一“呼”,就会吐钩而出,又成“拉空”。但是,有时候也不尽然,就算耽误了分把钟,乃至离去钓位一阵子回来后,还可以钓起“神仙鱼”,那是因为鱼不幸,恰好被渔钩挂上去嘴边,想吐也吐不出来。

但根据正常的的使用要点,特别是应用松散型面肉食性素鱼饵和拉饵垂钓时,一定要竿不离手,眼离不了漂,能够防止由于缓慢提竿,而造成跑鱼,提升上鱼率。

原因三:提竿准时,仍不中鱼

当钓者能分辨既不是小杂鱼闹窝,浮漂下移反映又很明显,提竿时间不早也不晚,但是却依然发生跑鱼空钩的情况”,这大部分归属于客观性的外界缘故所致使的,其实就是鱼被钓“滑”了,变聪明了。特别是应用泥鳅作鱼饵时,“滑鲫”通常只衔饵尾,不触碰钩尖,产生鱼戏饵,饵牵鱼,钩没用的趋势。

因此,每每提到钓竿却没有鱼时,会发觉没有放进钩的半拉泥鳅早已被鱼吃掉了。如果垂钓时数次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考虑到拆换饵料,可以换为面点饵料试一试要。

原因四浮漂全部漏出,却没有鱼

有时下竿一会,浮漂起先略微的启动,然后,忽然下移又全目出现河面或是倒平(独漂)。这时,钓手迅速提竿,会发觉不仅鱼跑了,并且他们的渔钩和铅坠也没了。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该是被水中的巨蟹夹断了钓鱼线所致使的。再次换线矶杆,如果还有这种情况产生,还要立即拆换钓位。

有鱼吃饵,但就是不中鱼,大概就是以上几种情况引起的,钓友们在垂钓时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参考上面的几种方式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4
因为鱼儿只是试探性的咬钩。此时它们并没有真正的上钩,还是要耐心等待。
第2个回答  2022-08-24
可能是因为鱼脱钩了,或者是你提竿太早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掌握好时机。
第3个回答  2022-08-24
可能是因为雨比较小的原因导致,或者是因为鱼竿出现了问题,导致的选择合适的鱼竿。
第4个回答  2022-11-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