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 王灏刻《畿辅丛书》序

跪求: 王灏刻《畿辅丛书》序,黄彭年作的序,或王延伦的生平事迹.
谢谢哪位博学多才的大哥能告诉我祖先的事情.

辅本 光绪五年定州王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长江集》十卷附集一卷。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等悉同八家诗本,文字也与八家诗本相差甚微。如卷六《夜集田卿宅》“曩年曾宿此”句,“宿”字此本作“病”,与八家诗本不同。卷三《寄白阁默公》、卷九《寄韩潮州愈》,二首各有校记一处与八家诗本不同。删去了八家诗本五、六两卷四诗题中令狐姓下之“@④”字(盖据《四库提要》),改正了八家诗本部分明显讹误(如将《对雨》改作《对菊》等),其余文字与八家诗本同,甚至也沿袭了其不少讹误处。如上举塌鼻子先生撰《书目答问笺疏·集部》

楚辞第一

楚辞兼有屈、宋、杨、刘诸人作,义例实是总集,但从前著录,
皆自为一类,冠于别集之前,今仍旧例。

◎楚辞补注十七卷。
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 汲古阁毛表校本。 楚辞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范补:同治十一年江宁局翻毛校补注本,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补注本。道光间三原李锡麟刻补注本,在惜阴轩丛书内。 仪征刘师培楚辞考异十七卷、长沙易培基楚辞校补十七卷,未刊。
塌笺:王注洪补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据备要本重印平装本,一九八三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白化文等点校本。

◎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
宋朱子。 明成化吴氏刻本,明闵刻本无辨证、后语。
范补:光绪间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影元至正本,今版在苏州局。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武昌局、苏州局刻本,皆无后语。
塌笺:朱书有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据古逸丛书影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三年、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据宋端平二年刊本影印本,均为线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李庆甲校点本。

离骚集传一卷。
宋钱杲之。 知不足斋本,龙威秘书本。
范补:武昌局本,南陵徐乃昌随庵徐氏丛书覆宋本,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印宋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
宋吴仁杰。 知不足斋本,龙威本。
范补:乾隆四十四年海昌祝氏刻本,附祝德麟辨证四卷。武昌局本,仪征张丙炎榕园丛书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本。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
祝德麟。自刻本。

山带阁楚辞注六卷,余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
蒋骥。 通行本。
范补:康熙五十二年原刻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据原刻本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排印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
明陈第。 学津本。
范补:长沙余肇钧刻明辨斋丛书本,武昌张氏刻本。 清儒考楚辞韵,精于陈氏书,见经部小学类。
塌笺: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影印本。

天问补注一卷。
毛奇龄。 西河集本。
范补:补朱注。 丁晏楚辞天问笺一卷,广州局本。戴震屈原赋注七卷、通释二卷、音义三卷,原刻本,光绪十七年广州局刻本,民国间沔阳卢靖编湖北先正遗书影印钞本。 王念孙、俞樾、孙诒让,各校楚辞若干条,在读书杂志、诸子平义、札迻内。 楚辞注家极众,大抵呈臆说,不根训故,其书不复胪列,但补雅正者数家于此。
塌笺:楚辞注疏长编第二编·天问纂义,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补辑,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排印本。《送崔峤游潇湘》“陟岘”讹作“陟险”等。毛晋参校遂宁本系本增改的十余首诗题也未予改正,如卷八《寄柳舍人宗元》一首即其一例。柳舍人乃柳公权,柳宗元未尝为是官。对此,李嘉言《贾岛年谱》已有考证。(注:见《长江集新校》附录《贾岛年谱》。)而书棚本系诸本此题柳下俱无“宗元”二字。可见此本乃八家诗本一相当忠实的翻刻本。卷末附集,将贾岛遗诗综为一卷,乃此本一特点。
另有清抄本,为无名氏抄《贾浪仙长江集》七卷分体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此本显系出于明奉新本,不再论列。
此外,还有江户本 日本江户时代中御门正德五年乙未(1715,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刻《贾浪仙长江集》十卷,三册。书藏南京图书馆。此本卷前为“贾岛叙事”,下钤“八千卷楼藏书记”等四印,知曾为丁丙收藏。卷首题“贾浪仙长江集目录”,次行署“范阳贾岛浪仙”。各卷首行题“贾浪仙长江集卷×”,次行不再具款。半页九行行二十字,旁注日文片甲名。卷末记刻时“正德乙未岁孟春gǔ@⑧旦”,并有“书林茨木多左卫门寿梓”牌记一个。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具款均与书棚本同,文字与书棚本亦相差甚微,且时见缺字。卷四《哭胡遇》“吊后折寒花”句,黄校本校记云:“折,宋(书棚)本拆。”此本正作“拆”,而别本皆作“折”。可见此本乃宋书棚本的翻刻本。
综上考述,结论如下:
第一、宋人掇拾当时所见的所有岛诗重加结纂为蜀本《长江集》,虽有遗漏,如何焯所举《早行》、《老将》诸篇,或杂有他人之作,如卷四误收白居易《南斋》、项斯《早春寄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等诗(注:见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 月第1版。书中对贾岛诗误收情况有专门考证,可参看。)。 然蜀本收诗数量当时居首,岛诗的基本风貌赖此书得以保存。这一贡献,永不可没。
第二、现存岛诗皆源于蜀本,这是岛集版本的一大特点,且大致可分为遂宁本和书棚本两个系统。遂宁本系统诸本尽管有缺陷,但因仿宋本影印后入四部丛刊,陆汴本录入《四库全书》,朱本编入《全唐诗》,因而流传颇广。书棚本虽有缺字,但文字讹误较少,较多地保存了蜀本的面貌。此本曾流往海外,在日本有翻刻本;宋无名氏本被采入汲古阁本,再入编席本,影响也不小。
寻访《长江集》诸本过程中,得到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1
  塌鼻子先生撰《书目答问笺疏·集部》

  楚辞第一

  楚辞兼有屈、宋、杨、刘诸人作,义例实是总集,但从前著录,
  皆自为一类,冠于别集之前,今仍旧例。

  ◎楚辞补注十七卷。
  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 汲古阁毛表校本。 楚辞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范补:同治十一年江宁局翻毛校补注本,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补注本。道光间三原李锡麟刻补注本,在惜阴轩丛书内。 仪征刘师培楚辞考异十七卷、长沙易培基楚辞校补十七卷,未刊。
  塌笺:王注洪补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据备要本重印平装本,一九八三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白化文等点校本。

  ◎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
  宋朱子。 明成化吴氏刻本,明闵刻本无辨证、后语。
  范补:光绪间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影元至正本,今版在苏州局。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武昌局、苏州局刻本,皆无后语。
  塌笺:朱书有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据古逸丛书影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三年、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据宋端平二年刊本影印本,均为线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李庆甲校点本。

  离骚集传一卷。
  宋钱杲之。 知不足斋本,龙威秘书本。
  范补:武昌局本,南陵徐乃昌随庵徐氏丛书覆宋本,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印宋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
  宋吴仁杰。 知不足斋本,龙威本。
  范补:乾隆四十四年海昌祝氏刻本,附祝德麟辨证四卷。武昌局本,仪征张丙炎榕园丛书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本。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
  祝德麟。自刻本。

  山带阁楚辞注六卷,余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
  蒋骥。 通行本。
  范补:康熙五十二年原刻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据原刻本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排印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
  明陈第。 学津本。
  范补:长沙余肇钧刻明辨斋丛书本,武昌张氏刻本。 清儒考楚辞韵,精于陈氏书,见经部小学类。
  塌笺: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影印本。

  天问补注一卷。
  毛奇龄。 西河集本。
  范补:补朱注。 丁晏楚辞天问笺一卷,广州局本。戴震屈原赋注七卷、通释二卷、音义三卷,原刻本,光绪十七年广州局刻本,民国间沔阳卢靖编湖北先正遗书影印钞本。 王念孙、俞樾、孙诒让,各校楚辞若干条,在读书杂志、诸子平义、札迻内。 楚辞注家极众,大抵呈臆说,不根训故,其书不复胪列,但补雅正者数家于此。
  塌笺:楚辞注疏长编第二编·天问纂义,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补辑,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排印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0-25
畿辅本 光绪五年定州王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长江集》十卷附集一卷。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等悉同八家诗本,文字也与八家诗本相差甚微。如卷六《夜集田卿宅》“曩年曾宿此”句,“宿”字此本作“病”,与八家诗本不同。卷三《寄白阁默公》、卷九《寄韩潮州愈》,二首各有校记一处与八家诗本不同。删去了八家诗本五、六两卷四诗题中令狐姓下之“@④”字(盖据《四库提要》),改正了八家诗本部分明显讹误(如将《对雨》改作《对菊》等),其余文字与八家诗本同,甚至也沿袭了其不少讹误处。如上举《送崔峤游潇湘》“陟岘”讹作“陟险”等。毛晋参校遂宁本系本增改的十余首诗题也未予改正,如卷八《寄柳舍人宗元》一首即其一例。柳舍人乃柳公权,柳宗元未尝为是官。对此,李嘉言《贾岛年谱》已有考证。(注:见《长江集新校》附录《贾岛年谱》。)而书棚本系诸本此题柳下俱无“宗元”二字。可见此本乃八家诗本一相当忠实的翻刻本。卷末附集,将贾岛遗诗综为一卷,乃此本一特点。
另有清抄本,为无名氏抄《贾浪仙长江集》七卷分体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此本显系出于明奉新本,不再论列。
此外,还有江户本 日本江户时代中御门正德五年乙未(1715,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刻《贾浪仙长江集》十卷,三册。书藏南京图书馆。此本卷前为“贾岛叙事”,下钤“八千卷楼藏书记”等四印,知曾为丁丙收藏。卷首题“贾浪仙长江集目录”,次行署“范阳贾岛浪仙”。各卷首行题“贾浪仙长江集卷×”,次行不再具款。半页九行行二十字,旁注日文片甲名。卷末记刻时“正德乙未岁孟春gǔ@⑧旦”,并有“书林茨木多左卫门寿梓”牌记一个。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具款均与书棚本同,文字与书棚本亦相差甚微,且时见缺字。卷四《哭胡遇》“吊后折寒花”句,黄校本校记云:“折,宋(书棚)本拆。”此本正作“拆”,而别本皆作“折”。可见此本乃宋书棚本的翻刻本。
综上考述,结论如下:
第一、宋人掇拾当时所见的所有岛诗重加结纂为蜀本《长江集》,虽有遗漏,如何焯所举《早行》、《老将》诸篇,或杂有他人之作,如卷四误收白居易《南斋》、项斯《早春寄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等诗(注:见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 月第1版。书中对贾岛诗误收情况有专门考证,可参看。)。 然蜀本收诗数量当时居首,岛诗的基本风貌赖此书得以保存。这一贡献,永不可没。
第二、现存岛诗皆源于蜀本,这是岛集版本的一大特点,且大致可分为遂宁本和书棚本两个系统。遂宁本系统诸本尽管有缺陷,但因仿宋本影印后入四部丛刊,陆汴本录入《四库全书》,朱本编入《全唐诗》,因而流传颇广。书棚本虽有缺字,但文字讹误较少,较多地保存了蜀本的面貌。此本曾流往海外,在日本有翻刻本;宋无名氏本被采入汲古阁本,再入编席本,影响也不小。
寻访《长江集》诸本过程中,得到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