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如题所述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 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周期为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 自转: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为恒星日(23时56分4秒),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快。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更替。
- 产生地方时差。
- 导致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四: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 经度差 → 时间差(每度经度相差4分钟)。
- 东西方向判断(东加西减)。
- 时间超过24小时,减24,日期加1天;时间为负值,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 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昼夜更替。
- 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判断昼长和夜长。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
- 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对流运动。
二:大气热力作用
-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中游,截留热量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大气的热力状况
-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在地表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
- 季风环流: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 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 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六: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 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洋和陆地的下垫面不同。
扩展资料学习方法
-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 图表结合,易学好记。
- 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