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哪些行为是致命的错误?

如题所述

01 与他人讨论薪水的问题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年底了,公司发了年终奖,作为公司老员工的老李,拿到了10000元,5000元月薪的老李感到很高兴。
然而老李打听到,今年的奖金普遍高,就连去年新来的小吴,都有8000,那些跟他差不多的老员工,都有两三万的,这不免让老李火大。
他跑去经理办公室,质问,为什么自己的奖金这么少,结果经理根本不买老李的帐,争吵声大到整个办公室都听得见。
老李气愤地回到家,决定第二天就准备去申请离职。
现实生活中,你听到同事比你工资高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他比你能干拿少了?还是他比你差居然拿得比你多?
后者占八成以上,这时,人是不理智的。
如果你知道能力还没你强、资历还没深的同事,薪水还比你高,你还有动力去努力工作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就像自己持有的货币在王国内贬值了,谁也高兴不起来。
02 默默无闻,不善于推销自己
我现在在的这家公司,我们财务主管业务能力不强、基本不做实事,却在领导面前混得如鱼得水。
而我每天踏实努力工作,财务部最难的、最辛苦的活都是我做了,却在领导面前没有一点存在感。
后面我反思,我才明白自己只会默默做事,却不会推销自己。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成功,首先是让自己被别人注意到,提高自己的身价。”
财务主管在我们部门虽然不做实事,但是她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会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
每周公司管理者会开例会,她和总监都会出席,每次在例会的时候,她会让员工在一个表格上填写这周员工做的事情,然后她把员工这周做的事,然后加上自己的润色,在周例会花很长时间展示出来。
因为每次她发言时间最长,领导都会注意到她。因为高层领导只会关注部门的大致走向,不会关注到部门内部的细节,而财务主管的这一表现刚好迎合了领导的需求,所以能在部门中地位稳固。
像我们这种在职场上踏实做事的人,特别痛恨这种不做实事、只会投机取巧的人,但是我们不得不否认,她们会在领导面前推销自己的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越到现在我越发明白,在职场上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不仅要能踏实做事,还要在老板面前推销自己。
纵使是千里马,也要主动去寻找赏识自己的伯乐;只有学会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03 对领导不会察言观色,不会投其所好
职场路漫漫,情商太低只有死路一条,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如鱼得水。
谁都喜欢精明能干的人,只要赢得领导的喜欢和赏识,定会有出头之日。
比如说,跟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找准时机,如果领导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突发情况,忙得不行,这时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一定不要去汇报;
跟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先查看下领导的心情,如果领导此时正处于生气、气愤的阶段,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也一定不要去汇报;
在跟领导汇报时,明显感觉领导的表情有点不耐烦,这时就应该想想如何用最简单快捷的话语把话说清楚;
在生活中,我们学会察言观色并不是世故,也不是为了去讨好别人,而是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让自己避坑,减少“事故”。
04 不会暗藏锋芒
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曾经说过:“一定要避免盖过领导的光芒,所有的优点都是令人厌恶的。臣子凌驾于王位之上的优越不仅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更是一种致命的危机。”
一个人表现得太过优秀、太过耀眼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杨修就是这样一个因为“越位”而死于“职场”的人。他在曹操手下时,常常自以为聪明,喜欢猜测曹操的心思,然后代替他将命令传达给下级。
公元219年,曹操举兵攻打汉中,由于马超英勇抗拒,屡战不捷,想撤退,又怕蜀兵耻笑,进退两难,夏侯惇入帐请令时他随口定下了“鸡肋”为夜间行动口号。
杨修知道后,便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并自以为是地解释:“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魏王必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他分析得有鼻子有眼的,自以为聪明,却触怒了曹操,被曹操以“谣言惑众,扰乱军心”为由处死。
所以,当我们即使真的有超过上级的才能时,也要暗藏锋芒,不要随便显露自己。

05不要机械照做,而是要超出期待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达到了老板的要求,只能算是一名称职的员工,但永远无法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永远无法成为老板的重点培养对象。
只有超过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才能让他的眼睛一亮,才能让他在遇到一些高难度工作的时候想起我们,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刘春华曾被集团董事长张瑞敏亲自称赞为海尔“提拔最快的干部、是跳起来抓住机遇的大学生”。
如此高评价的背后,刘春华必然有不同寻常的职场经历:别人至少需要3个月的实习,他用了不到10天就被调到宣传处当了文员,后来一路升到商用空调部门的营销总监,带领部门的营业额翻了三番。
刘春华说:“至少要超出领导的期望值20%,这是我的职场原则。”
1998年,刘春华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为齐鲁工业大学) 毕业后,成为1600多名校招生的一员,加入海尔开始接受岗前培训。
实习伊始, 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120法则”即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还要在交付结果时至少超出领导的期望值20%。
“比如说,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并没有学过品牌营销,但只要感兴趣的我都乐意去尝试,并尽全力做到最好。”
在刘春华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践行着“120法则”:只要人家给一块钱,咱就得回报一块二的产出。
也正是凭着这份超出领导期待的精神,他取得职场的成功。
这个时代职场竞争很激烈,但是总少不了那些愿意真正把事做好的员工,试想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更好的员工,又怎会不被老板重用呢?
06 要有靠山,但重要的是有价值
杨天真曾说:“不要过度解读所谓的职场关系,核心还是把你的专业性跟职业性做好。”
我上一家工作过的公司有个部门主管,业务能力不强,但会阿谀奉承部门经理,主管管理的团队有20个人,团队里的人都知道他业务能力差,唯一能上位的原因就是把上级部门经理哄得开心。
基本他管理的小组人员一说到他,就是吐槽他会阿谀奉承,甚至他的劣迹在其他部门都被传得沸沸扬扬。
后来据说主管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连部门经理也保不了,最后被辞退了,后面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虽然在职场上有靠山会更有优势一些,但是相比之下,比靠山更为可靠的就是有价值。只有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才能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也才能得到自己想拥有的一切。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公司不是福利机构,领导和朋友也不是慈善家。当公司聘用你,为你发放工资或是提升你时,目的是为了让你给公司带来利润;当领导重用你、关怀你的生活时,也是希望你能给他带来更多的业绩;即使是友谊,也是带有功利色彩的。”
所以,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多想一想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6

在职场中,有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是致命的错误。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致命错误行为:

    缺乏诚信和诚实:在职场中,诚信和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缺乏诚信和诚实,就会失去同事和上级的信任,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

    不负责任和拖延:有些人喜欢拖延工作和任务,不负责任,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和工作效率。

    缺乏沟通和合作:在职场中,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缺乏沟通和合作,就会导致误解和矛盾,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不遵守公司规定和流程:公司规定和流程是为了保证公司的顺利运转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而制定的。如果一个人不遵守公司规定和流程,就会导致混乱和问题,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第2个回答  2023-08-26
职场是个名利场,上班族们付出时间,辛勤的工作,目的就是在这里获得回报。可是,不管是“名”还是“利”都是稀缺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必然充满博弈。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每个人都带有一些原生的性格弱点,比如贪婪、自私。人性特质决定了任何组织都会用一系列的规则或者文化来规范每个职场人的行为。
对于工作多年的职场老鸟来说,早就对这些规则或者文化的运用烂熟于心。所以,他们可能业绩平平,但却很少犯错误,最后也能安稳的生存。然而,对于一些职场新人来说则是另外一个景象了。
一个菜鸟折翅的故事
不少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并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他们血气方刚,特别想在事业上成就一番抱负,但却因为不了职场的一些基本规则而被打入“冷宫”的比比皆是。10年前,我的一个小同事毕业于上海交大,而且多才多艺,业务能力也不赖,但此君有个明显的毛病,那就是有点大大咧咧的,不在意一些细节。我们当时的考核是按季度绩效评分方式,上级打分完全是基于下级当每个月设定的目标和对应结果。所以,大家都很重视个人目标的设定,但此君觉得这种方式很“虚”,而且填写这些表格很浪费时间,所以从来不设定自己的目标。
没想到他的上级也是个“狠角色”,3个月考核周期到了之后,见此君没设定目标,直接绩效评分为0,而且还不准他补充填写目标。
后来,此君到人力资源部哭诉,大概意思就是这季度他做的大项目比那些设置了目标的人还要多,而且都是有目共睹的,上级的这个评分明显有失偏颇。我当然知道从他实际的工作情况看,他是这个群体比较拔尖的,但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把“目标”当回事儿,这个评分结果谁也无法修改。最后,此君在申诉无果后选择离职了。我今天给大家总结5个职场新人最容易犯但却要极力避免的错误,因为一旦触犯,你的工作能力再强,业绩再好也很难挽回。
职场新人要避免的5个错误
一、漠视工作目标管理
职场的环境和学生时代完全不同。在学校时,你可能会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各种事情,没人催你设定工作目标,也没人找你拿结果。但是踏入职场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任何组织都有整体目标,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需要承接自己角色应当承担的子目标。
但是职场新人对目标管理普遍不是很重视,体现在不喜欢设置目标,或者是有了工作目标后也不喜欢按照目标去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我认识的应届学生,十个有八个做事都比较随意,这样的坏处在于损害你在上级心目的中印象。如果从事的工作的是大型项目的一个环节,不按照目标去开展工作甚至会影响整个项目进度,那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二、藐视职场等级
职场新人会给各个僵化的组织带来新的风气,激发组织活力。可是,在尽情释放热情的同时,新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现实:办公室是存在等级划分的。这种等级并不是明面的职务划分,而是工作资历问题。对于工作资历长的前辈,哪怕他工资和你一样高,也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我都要奉劝你保持尊重。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踏入职场后只对给自己打考核分的上司负责。不少人甚至觉得自己年轻,在知识结构上优势,因此还看不起那些办公室“老油条”。殊不知,这些老前辈对组织规则的理解是远高于你的,在团队的话语权也不是新人所能比拟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想在组织中长远发展几乎不可能。
我在多年的HR从业经验中,发现不少主动离职的人写的辞职原因都是“不适应组织文化”,这个原因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不受团队待见”。
认同职场等级并遵守等级规则,保持对职场前辈的尊重是每个职场新人必修的一门课。
三、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职场新人对于“团队协作”这个概念的理解相当的浅显。为了引起上级的注意,经常会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2005年,我刚从学校跨入职场,那一年我们公司招收了接近200多个应届生。其中有个人成为了全公司的“热门人物”,但这热门可不是好事,原来,他为了展示自己对公司业务的理解有多么的透彻,竟然给当时的总经理写了一封关于公司今后10年发展方向的公开信,洋洋洒洒几万字。
可是,这个行为惹起了全公司员工的关注,可是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含金量”,还让他的部门领导下不了台,最后只能灰溜溜的离职。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是职场新人又一个容易犯的错误。
四、不注重个人形象打造
身在职场,再怎么强调能力都不为过。但除了能力,我们还要注意个人形象的打造。个人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穿衣打扮、个人卫生、甚至是言谈举止等细节。不少应届生都奉行“能力决定论”,对个人形象完全不重视,甚至在这方面出现了不少错误。想象一下,如果你着装邋遢,怎么可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呢?总之一句话,个人形象出了问题,能力再强也于事无补。
五、忽略自我增值
我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也提及过,职场新人喜欢加班,不少人甚至将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单位。然而,对于长期发展来看,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老板不会为你的职业生涯负责,也不会为你的个人成长负责。我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趁年轻要把“自我增值”放在第一位,需要学习的东西要早点学,需要考的证书要早点考,否则今后学习成本会更高。
总之,我们想要从小白晋级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时刻要留意各种可能碰到的“坑”,上述的5个错误更是不能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