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书,听书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吗?

如题所述

听书,是被动学习。

我之前帮人有偿写过听书稿件,听书稿要求撰稿人,通过阅读一本书,在规定的字数内把书中的干货总结出来,然后通过音频的形式传达给听书的人。在这过程中,听书的人是被动接收信息,自己没有下功夫阅读理解,又不会及时复习,被动接收的这些信息很容易忘记。

读书,是主动学习。

自己读书首先锻炼的是你的阅读能力,其次是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一系列学习力。读一本书,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进行了哪些深入的思考,又将在以后进行哪些践行,而不是我们去完全听别人总结了什么道理,这有点拾人牙慧。

但又不完全否认听书的意义,我是用来做导读,比如听到不错的书,会下单买来看,自己记笔记,自己整理核心内容。

题主书没有大量时间阅读,我觉得时间是一方面,你需要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着重提高下阅读效率。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我们的阅读速度以及质量都会提升。

提高阅读速度

人的眼睛有拍照功能,读书的时候,不要念,既不念出声,也不心中默念,而是用眼睛扫。这个需要训练,我最开始用笔指读,慢慢过渡到用眼睛扫。

提升阅读效率

提升阅读效率可以采用SQ3R阅读法,这个阅读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每个步骤的英文前缀就组成SQ3R这个名称。

步骤一纵览(Survey)

拿到一本书,建议先快速翻阅,通过高频词汇,弄清楚这本书是主要讲什么。这步中,我会花一定的时间阅读目录,目录是作者对整本书的框架安排,哪些是重点一目了然。

步骤二问题(Question)

阅读完目录以后,我会开始读一本书每一章的首尾句,边阅边记录其中产生的问题,和需要明确的核心概念。

步骤三阅读(Read)

有了问题,明确的内容的轻重,便开始阅读,这时阅读时带着目的的阅读,会更有效果。

步骤四回忆(Recall)

阅读完以后,我会看自己能不能复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查看我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答。核心概念是否知道了。

步骤五检查(Review)

最后我再翻翻书,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内容。

总之,我还是建议题主自己读书,听书做辅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听书与看书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看书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但是却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喜欢听书,那么听书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孩子的阅读吗?关于孩子听书与看书的一些问题,以及哪种方式更好的事情,小编为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吧!
  现在很流行听书,不止是成人听书,针对于儿童也出现了很多听书平台。从儿童绘本到经典儿童文学。数不胜数。我也给孩子在某听书平台给孩子订阅了一年的会员。随着听书的进行,我发现听书和看书还是差别很大的。
  先说一下听书的优点
  1、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但是听书他可以接受,这样孩子就换了一种方式进行了阅读。
  2、时间地点方便,早上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路上都可以听书,就像成人一样,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
  3、每本书籍时间都很短,20分钟左右可以“读”完一本书。这样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书籍。
  虽然听书方便快捷可以是孩子的“阅读量”变大,但是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
  1、听书是一种快餐文化,他很适合现在节奏快的社会,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不应该快的,而是应该慢下来的。去沉淀的。
  2、听书中都是浓缩了一本书的精华部分,把基本的故事梗概讲清楚,而很多的细节就不得不删减掉。而且有些书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的细节,情景描写的动人到位。去掉之后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孩子听完一本书也只是知道了这边书的梗概,对于更细致的东西,更值得思考的东西他都没有领悟到。
  3、文字的美丽与魅力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只有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多和文字打交道,孩子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4、读书是一种主动的输入,而听书是一种被动的输入。读书会让人勤于思考,而听书不会
  听书只能接触到一本书的皮毛,却接触不到一本书的实质和内涵。读书应该是一件慢慢的事情,而不是功利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反对听书,我只是认为还是应该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这个是任何都无法替代的。而听书只能作为补充。因为它毕竟只是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2
一、人各有不同,做选择前要思考我们自己的小孩在哪一块更需要加强。
个人认为,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生看书比听书的学习效果要好;
从人际沟通交往角度思考,听书的效果又比看书要好一些。

其实无论是看书还是听书,都可以达到信息收集与价值观输入的效果。
但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多看书来训练他们的辨识广度。
注:每次注视时,你可以对焦或辨认的字数就称为辨识广度。——【英】尼基·斯坦顿《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辨识广度至少在孩子做阅读理解题时比较重要。如果孩子的辨识广度小,阅读文章还需要用笔逐字默读,甚至需要频频回视才能连贯理解整句整段的意思,先不说这种做法到最后是否能有效把握文章主旨并写出切题的答案,就论耗时性,辨识广度小的孩子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必定会更加紧张,尤其当自己眼角扫到周围的同学都已经翻过另一面开始答题,而自己还在这一面勉强阅读文章的时候。

而听书的关键我认为不是“书”,是“听”。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听书后,复述讲书稿的主要内容,从而训练孩子倾听的能力。不要觉得“听”是一种很简单的技能,要真正做到在沟通中,迅速剖析和了解对方的“话里有话”、“话中重点”以及“话后目的”并不容易。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不一定受人欢迎,但一个好的倾听者会收获很多信任和友善。
第3个回答  2021-04-22
据《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对一位心理学家的采访得知,读书时你的大脑要先后做两件事:

1. 解码 (Decoding) ,就是把一张纸上的每个印刷字符翻译成对你来说有实际意义的单词。

2. 语言处理 (Language Processing) ,就是通过阅读整段的文字来理解它们在文章或书中所呈现的语境。

02

为什么说效果一样?

听书时,大脑的运作其实直接是从上面第二个步骤开始的。

而早有研究证明,在语言处理这个过程中,对于阅读和听读,你的大脑所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

198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看书吸收能力强的人,听书能力也强,反之亦然。

197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或听读一个故事后总结归纳的效果是完全持平的。
第4个回答  2021-04-22
读书是主动学习,是“我要学”,听书是被动学习,为“要我学”。我要学和要我学有什么不同显而易见吧,其导致的结果也不用赘言吧。

书有很多,个中内容千差万别但可能都很精彩,读书就是感受这种精彩。但听书因为自己是被动的接受,往往在听书的过程中脑子已经开小差了,就像老师在讲课,学生却已经走神了。加之听书的生硬缺乏感情色彩,也会影响听着对内容的激烈程度。

人可以通宵读书,但人要是通宵听书,恐怕怎么睡着的听到哪里了都记不清楚了。其实喜玛琅雅还有另外一种贡献,——催眠!睡眠不好的可以尝试一下,或许听着听着就梦见周公了。

读书是一个识得积累字词句、好文好段以及各种灵魂素材的过程,这点听书是没办法比拟的。语文的学习大部分知识在课外的积累,但这不是练习英语听力。

经常读书可以锻炼阅读速度,这点很重要(三遍)。未来的语文需要阅读的内容会增加很多,试卷总字数会比现在多50%到一倍,达到一万两千字以上,这会让15%的学生因为读不完所以做不完试卷。因此未来的高考学生阅读速度跟不上就会很麻烦,听书再多而高考考察的是阅读。什么叫无用功,这就是了。

当然,听书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是成年人抱着娱乐的态度听书也不错,至少可以把眼睛解放出来。但是如果莘莘学子则必须要靠阅读来积累知识,阅读是任何一个学生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