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变速器和离合器的作用?2.手动挡和自动挡半自动挡区别是?

如题所述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在汽车起步前,自然要先起动发动机。而汽车起步时,汽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如果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汽车)与发动机刚性地联系,则变速器一挂上档,汽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这是因为汽车从静止到前冲时,产生很大惯性力,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阻力矩。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机在瞬时间转速急剧下降到最低稳定转速(一般300-500RPM)以下,发动机即熄火而不能工作,当然汽车也不能起步。

  因此,我们就需要离合器的帮助了。在发动机起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脱开,再将变速器挂上档,然后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逐渐增大,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上,而不致熄火。同时,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汽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2、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
2:实现平顺的换档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更换不同档位工作。实现齿轮式变速器的换档,一般是拨动齿轮或其他挂档机构,使原用档位的某一齿轮副推出传动,再使另一档位的齿轮副进入工作。在换档前必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中断动力传动,便于使原档位的啮合副脱开,同时使新档位啮合副的啮合部位的速度逐步趋向同步,这样进入啮合时的冲击可以大大的减小,实现平顺的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当汽车进行紧急制动时,若没有离合器,则发动机将因和传动系刚性连接而急剧降低转速,因而其中所有运动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其数值可能大大超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发出的最大扭距),对传动系造成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载荷,而使机件损坏。有了离合器,便可以依靠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以消除这一危险。因此,我们需要离合器来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距,保证安全。

离合器可分为:摩擦离合器,或是利用液体作为传动的介质(即液力偶合器),或是利用磁力传动(即电磁离合器)
1、MT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在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
2、AT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不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1)AT的结构:
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2)AT的优缺点 :
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3、CVT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其原理是与普通的变速箱一样大小不一的几组齿轮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车的踏板经大小轮盘与链条带动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由于不同的力度对各组齿轮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变速箱输出的转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不分档次的徐缓转动。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近年来经过各大汽车公司的大力研究,情况有所改善。CVT将是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方向。
国内目前有几款CVT产品,分别是东风日产、奥迪、飞度、西耶那(帕力奥),奇瑞旗下旗云等。这四款产品中只有东风日产的天籁等车型、以及奥迪和旗云带均有巡航定速配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2
1、汽车变速器和离合器的作用?
变速器,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调整车速的机械总成,其作用是通过变换不同档位的齿合来改变动力输出;离合器是变速器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正是通过离合器将不同大小的齿轮进行分离与聚合从而完成“不同档位的齿合”。汽车使用的离合器构造复杂,你可以通过搜索百科中的“离合器”来查看具体构造。但这个原理并不复杂,你可以想象骑山地自行车:通过变换与链条(相当于汽车的动力传输轴)相连的齿轮组合来改变动力输出,使你在蹬车上坡的时候虽然要多蹬几圈但感觉用力很轻巧(相当于1挡)。
2、手动挡、自动挡、半自动挡的区别是?
手动挡(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MT)、自动挡(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半自动挡(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操作者:
MT换挡时:离合器的操作完全由驾驶者通过踩踏离合器控制踏板完成(踩下,离合器齿轮与动力齿轮分离;抬起,离合器齿轮与动力齿轮聚合)
AT换挡时:离合器的操作完全由汽车电脑进行,汽车使用什么档位驾驶者没有决定权,完全由汽车电脑根据发动机转速情况自动完成离合器的分离与聚合操作。
AMT换挡时:离合器的操作由汽车电脑来进行,而至于换什么档仍然由驾驶者决定,也就是说,电脑不会根据汽车所处的运行状态(转速、行驶速度等因素)来计算应该使用什么挡位,而只是接受了驾驶者的换挡指令后完成对离合器的操作。一般而言,AMT与AT是共存的,只有少许车型将AMT序列变速箱单独使用,也算入自动变速箱的行列。
外观上:
MT的驾驶席会有三个踏板(离合、刹车、油门),一个手动变速箱(注明1、2、3、4、5或者加6和R的挡把);
AT的驾驶席有两个踏板(刹车、油门),一个自动变速箱(挡把旁边注明P、N、D、S、R)
AMT的驾驶席有两个踏板(刹车、油门),一个手自一体变速箱(挡把旁注明P、N、D、S、R、+、-),或者一个自动变速箱和一个带换挡拨片的方向盘(方向盘左右各有一个+、-的拨片)
价格上:
同种车,AT>AMT>MT,纯AT目前常见于13万元以下的自动挡车型,13万元以上的自动挡车型大部分都使用AT+AMT,有些低档车采用纯AMT,比如奇瑞QQme。

纯手打,有何不懂欢迎提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31
简单说,1.变速器是改变车轮转速的机构,离合器是为了避免损坏机械系统,在变速过程使动力和传动系统分离的机构。2.手动档是手动控制机构进行变速,变速时要用离合器。自动档是根据油门大小自动进行变速,不用人工换档和操纵离合器。半自动档是不用操纵离合器人工换档进行变速,有的也可自动换档。
第3个回答  2011-08-31
一楼回答的不错,说的通俗易懂,只是最后需要补充一下:AMT与AT一般是一起的,目前生产的汽车只有ATM+AT(手自一体),AT(自动),MT(手动)三种,所以才会有同一辆车AMT最贵,AT其次,MT最便宜的排序。
二楼说的是CVT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先进自动变速技术,是AT的一种,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动力无级传输,让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最大的发挥,也让驾乘者感觉更加舒适。这个技术已经有些年头了,目前车市上卖的最火的无级变速箱是德国大众力推的DSG变速箱…但CVT根本算不上半自动挡(AMT)。人家问的是半自动挡,你给人家介绍先进的自动挡!不知道哪里抄袭的这一段来误人子弟!鄙视!
三楼:不是字数多就是精华!何况二楼还抄错了地方…
第4个回答  2011-08-29
看了前两位的回答我都不敢回答了。我觉得第2位师傅的答案更好,应该更能让你满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