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都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罪犯脸上刺的字是怎样刺的?

不要长篇大论复制粘贴

大名府都监闻达、李成
相当大名军区少将副司令,(副军级),从五品

州府兵马都监黄信、董平等
相当军分区上校副司令(副师级),从六品

黥;又称墨刑,其法是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选奴、窃盗和辅助刑。
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上文的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流刑,发往远地充军。

隋唐以后,五刑制基本为以后各朝代继承,成为官方明文规定的刑罚体系。为此,解决流刑三等惩治力度的不足也成为各朝代重要的司法课题。到了宋代,统治者发明了独具特色的刺配法,并得到了充分发展。

宋代配刑的适用范围极广,几乎对各种犯罪均可适用配刑。宋真宗时关于刺配的法律规定有46条,仁宗庆历时有l70余条,南宋竟多达570条。宋律规定,流、徒、杖刑都可以同时黥刺。一般作为附加刑使用,特别流刑和充军、一定要附加黥刑,而且黥刺的方法多种多样。初犯刺于耳后,再犯、三犯刺于面部。流刑、徒刑犯刺方形,杖刑犯刺圆形,直径不过五分,也有刺字的。《水浒传》中的武松,刺的是两行金印。强盗犯、窃盗犯在额上刺“盗”、“劫”等字样,脸颊上还往往刺有发配的地点。这一来,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要兼受杖其脊、配其人、刺其面三种刑罚,比唐律要严酷得多。到南宋孝宗时,到处充斥被刺配的人,全国各地牢狱达几十万人。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799190100gk5q.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30
宋代设有路“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有州府“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资历浅的武官担任“都监”职务时,称“押监”。

官职为正八品,是个小官

市长是正5品 ,县长是正7品, 所有官职最小的是从9品,你自己明白了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30
都监就是监军吧。至于现在是什么官职,好像都没有了吧。
刺字是怎样刺的,是用铁烧红了烙上去的。。
第3个回答  2011-09-02
宋代都监相当于今天军队里战斗的指挥员和一个军队的实际执行者、刺字就是现在社会的纹身、主要是却别普通人、刺字后不能再当官只能服役
谢谢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9-01
一个地方主管军事的!罪犯脸上的刺字是用利器加温后,直接刻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