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有哪个二战迷能说说他们的战术特点或者说他们谁更厉害

如题所述

  楼主的这个问题不够明确呀...这三人确实都是猛将中的猛将,要说厉害,那他们都很厉害没法比,但要具体说战略还是战术,那就能比了...
  隆美尔在战术上要更强于后两位,因为在二战中他是一名从校官干到元帅的猛将,在具体的战术实施上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招数,例如早在一战时期还是一名小中尉的隆美尔带领一个连德军连哄带骗逼降一个师的意军,在二战时在北非用88mm高炮打坦克,运用杠杆原理攻克托布鲁克,利用轻型装甲分队打沙漠游击战等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战术战例,但是在总体战略上他却不明白元首的战略规划,不停地向元首要求增援,拖了东线主战场的后腿......
  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二战开始前就已经是将军了,在总参谋部任职,在大规模战略制定上有非凡的眼光。曼施坦因因其制定的攻法“挥镰计划”而闻名,在战术方面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他还有一仗是比较出名的,1942年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堡垒攻坚战,他调集了500多门150mm以上口径的重炮,列车炮...以重大伤亡攻克了固若金汤的斯大林要塞,此战使他晋升元帅,后来他又指回了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会战等大规模集团军群级别的战役。古德里安在战前就提出的坦克集群进攻,攻其一点震撼全线的战术,后在巴巴罗萨计划时期担任A集团军指挥官,他麾下部队坦克和车辆上都带有“G”字母标识,是德军装甲部队进攻的锋芒。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他们三人的主要战场不同,对手不同,所以导致了战术风格不同。隆美尔在北非,部队实力不论是装备数量还是质量皆不如英军,而且北非的天空是属于盟军的,所以他指挥的风格多是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他常常指挥一个师,甚至是一个团,人数少打了就跑,部队给养跟不上时,就抢敌人的补给车队,后来他担任西线德军B集团军群指挥官时,负责诺曼底段防御任务,想出了很对专门对付美英盟军的点子...而另外两位则是习惯于大兵团作战,麾下几十万上百万人,有人有枪有炮有粮,对付那些头脑简单、人命不值钱、一窝蜂往上填的老毛子,摆开阵势开干就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7
战术上古德里安创造的闪击战第一 战略上曼施坦因最厉害 曼施坦因几乎是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而且每次都大发神威 隆美尔是不折不扣的步兵精英 对于使用坦克他的战略层次远远不如古德里安 齐名与三大名人主要还是宣传 然后说使用88炮打坦克其实也不是他首创 在他之前就有国防军使用过 只是他得到了光环而已 曼施坦因的战略眼光绝对是优秀的 他在反击苏军的攻击的时候很漂亮 那场战役我个人认为是整个二战的焦点 然后我也挺喜欢卡里纳斯的 这个人也有非常大的贡献 个人很讨厌那个自大的戈林胖子 还有对我国战略和战术贡献巨大的冯.西克特将军 他是德国国防军的十万陆军缔造者 虽然说的是十万陆军 其实编制超过了二十五万 但他在抗日事业中很明确的指出了大概的战略构思 让日军进入内陆进攻 把防线拉开 时机成熟利用优势兵力进行反击 这很明确的指出了中国当时的立场
第2个回答  2011-09-13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这三位将领以他们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使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不论是曼施坦因的"闪击战略",还是隆美尔的"沙漠战术",以及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和实践",都对二战的进程乃至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推动了现代作战样式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曼施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由于参与制定了进攻法国等完善的作战方案,他在德国享有“伟大战略家”的声誉是说得过去的,但除此以外,他在战略和军事思想上的贡献并不引人注目。在一战时期,曼施坦因只获得有限的作战经验,从本质上讲,他一直是一名步兵,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军事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他能够提起的贡献只有“突击炮”。值得研究的是,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施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的确是一个奇迹,所以在德国所有的高级将领中,曼施坦因是最有成就的野战指挥官,但是这个“最有成就”不能理解为唯一,因为他与古德里安,霍斯,李莱斯相比,大概处于同一个档次。
第3个回答  2011-09-13
其实,隆美尔指挥的军队最多的时候,大约是30万人,其中,德军最多大约15万,其它是意大利军,所以,只能算战役级别的指挥官

曼施坦因指挥过百万级别的军队,并且参与了德国战略进攻方向的圈定,是装甲部队运用的大师

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类似,并且参与了德国装甲部队的组建工作,也是大师级别,但是个人认为,理论优于曼帅,才华逊于曼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