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财经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如题所述

记得一年前当我得知被中财录取时,刷贴吧知乎微信看到的答案差点被吓哭,一年过去了,不敢说自己对中财了解了多少,就客观记录加吐槽一下,希望给犹豫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别像我去年一样啥都不知道就乱填了...

首先不得不承认,中财的学术氛围挺浓的,学霸也很多,我所知道的,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的明确目标或期望,考研保研出国,未来入职也无外乎银行投资证券企业,财经类院校未来出路很明确,每个人都会努力朝着目标努力。因为也没上过多少老师的课,所以师资水平方面也没资格说什么。

再说地理环境吧,应该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在读的沙河校区地处北六环,周围是苍茫的田地,垃圾场和工地,因为据说沙河校区还有三分之二在建。校园周围能吃的就几家清真菜东北菜啥的,店面也不太好,从学校到地铁站大概需要5分钟步行路程吧,因为十分偏僻,女生经常出现类似于猥琐男跟踪等安全问题...校门口也只有一排荒凉的CBD和水果摊。想进城吃点好的要坐一至二小时地铁。

学校的硬件设施,宿舍环境其实还不错就是没空调.手动微笑,现在的我就是深夜被热醒在码字....沙河四人间空间挺大有阳台无独立卫浴,门禁是每晚十一点校内出了写意餐厅没有能刷夜的地方了,你问我写意是什么?一个东西贵且难吃的店...食堂就两个,东区一个西区一个,东西区之间需要出校门过天桥。食堂饭菜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盐放的真尼玛多,好吃的也有,香锅手抓饭等,但跟其他高校相比觉得种类挺少的,因为我最近总陷入一种不知道去食堂吃啥的感觉。这里太懒不想写太多...

再说师资力量:一位在本校博士毕业然后留校给我们代课的老师就说过:清华北大的教授都只聘请美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本校读博毕业的几乎没有任何留校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中财的教授学历基本上都是清北毕业的博士和少数海龟博士,而中财毕业的博士也很难留校,很多去了水平再低一级的学校。这是常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以理解。但是侧面反映出来的就是中财师资的水平。当然,我不能绝对地说清北的博士一定不如欧美名校留学的海归博士。但是师资力量水平的构成就是这样,理性的拿来分析才会有价值。当然我也觉得我很有幸能在中财遇到为数不多的几位有大家风范与潜力的老师:张苏,经济学院副院长,人大博士毕业,教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我们当时上课都是提前一天去占座的!现在想想简直疯狂啊,某天下午甚至晚上的课都是前一天晚上去占前几排的座位,最后发展成有人打印出来纸条就贴在桌子上表示要占座的,那种场面,体验过也就无憾了。他讲课用的ppt是每个学生都打印出来很厚的一大本,每张ppt都做得很用心,尤其是那些曲线变动的动画效果,还有各种与时俱进的经济学研究前沿。)陈斌开,北大CCER博士毕业,师从林毅夫,宏观经济学。讲课很风趣,上课从来不会担心犯困,而且还能把把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和历史结合起来讲,很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带头组建中财的经济学领域的workshop,增加师生互动,这样的担当和作为实在令人敬佩。傅强,英国博士毕业,在摩托罗拉任职过多年还有发表专利,计量经济学。他的课完全不用ppt——全是自己用粉笔在黑板上推导证明计量经济学理论,称其为业界良心都不为过(我不少同学的其他任课老师都是只知道教他们上机用软件操作,很少讲理论的)。我只记得这门课我一个学期听下来抄满了60页笔记。上述三位老师各有特色与风格,尤其还是能与学生互动沟通地很平易近人。但是,四年中一个大学里能接触到的还能数得上的这样靠谱的老师也只是个位数了。

问我什么体验,就是一种心里苦但不说的感受吧。这里要反对一下之前一个答案,好像是说戾气重骂母校的都是这个学校的loser吧…不知道你所谓的赢家是怎样的,高GPA或是参加许多比赛获奖么?中财在硬件方面不如人意比不上大多数高校这是事实,貌似混的怎么样和批评这个学校没什么必然关系吧,单从别人一句评论来评价别人大学混的怎样是不是有失偏颇?

如果问有没有后悔的话,不后悔啊,学校再腊鸡,也是我自己曾经无知的选择,我很明白我要为自己当初的不负责任和随意负责,只能坦然面对后果,所以很多事情我只会怪自己选错了,况且这个学校里已经有了让我留恋的理由。

所以很想跟面对选择的人说,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别以为高考完就解放了,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对得起自己努力的学校。以及,如果你跟我一样做出了不负责任的选择,希望你不要太后悔或懊恼,就当给自己人生一场教训吧…之后四年的路好好走。毕竟我一直相信,得失相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