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什么一直想着要招安

如题所述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北宋的经济比唐朝还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有滋有味,奸臣贪污当道,陷害忠良,影响最大的是军事力量下降,地方官员贪,这是各个时代都有的事,老百姓还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宋除用“替天行道”这个口号,号召从好汉聚在一起,让大家一起借反贪反奸的思想,让大家拼命保住梁山势力暂时获得自由外,对老百姓无法提出象“分田地”、“均贫富”、“不纳粮”等这些对当时的老百姓还远没有号召力的口号。因为他知道老百姓,最多只是有牢骚,但既然过得下去,就不会跟这帮好汉一样舍了命去拼什么自由,老百姓的想法大体同这些好汉以前的妻子儿女、街坊邻居的想法差不多,也就是说,宁求安逸,也不愿过这种打打杀杀的生活,同时宋徽宗虽在用人上昏庸,不辨忠奸,但在对待百姓上面,还是够意思的,远不是竭泽而渔的皇帝,离官逼民反差得很远。
  所以宋既不能提出对老百姓有号召力的口号,又无法建立根据地和政权,如此就导致,无固定兵源,无固定财源(税收和粮草供应),除水泊梁山一块孤地外无固定的地盘城池堡垒相互支持,对于这种三无的起义,如不招安,其命运可想而知。
  在这一点上,宋还没有方蜡的命运好,方远在南方,南北方的人民思想文化有差异,且当地官员如贪,天高皇帝远,顾虑少,对老百姓的影响大,遇上灾荒年头,官逼民反的情况还是多少有一些,因此可以有根据地和建立政权。且离东京一两千里,征讨起来来得麻烦些。
  朝廷派高俅、童贯当然打不蠃梁山。
  但如果两个都败了,假设不招安,肯定会派宿太尉、张叔夜等会真正会打仗的元帅去打,因为梁山离北宋的首都开封只有几百里,太近了,不打不来,朝廷如梗在喉,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肯定不安心,要打不来,肯定不惜代价,而以梁山的实力、兵源、粮源,大多靠四方劫掳州县而来,没有象方蜡那样,拥有自己的根据地,那比走朝廷来,所差甚远,如朝廷四面包围梁山,弄几支机动部队,防止其突围,打起消耗战来,梁山肯定支持不了一年的时间。
  且即便侥幸突围,没有外援,到处都是朝廷陆续赶过来的部队,层出不穷,单独靠拼力气是没用的。必然最后被剿平。到那时,即便投降,也差不多被打得七零八落,也不会受到大用。
  我们之所以喜欢看梁山英雄是因为他们个性鲜明,追求自由,合于我们现代人的审美。但打仗不是打擂,绝不是靠几个人的武艺高低就可以取胜的,谋略占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拼的是经济,是战争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兵力,以及民众的支持程度,而梁山除了武功高强的众英雄的个体外,这几点都不占。
  所以真的赢不了。
  如果宋江开具条件,宋徽宗绝不会接受,因为这几个人在我们都看是奸臣,但在他来看,比那些忠臣更有用,因为他昏庸,这些奸臣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要这几个奸臣的命,就跟要他的命一样,他肯定不会干的,同时,北宋军队两百多万,死个十万八万的在徽宗看来完全可以接受,梁山还没有到和宋徽宗要挟与谈条件的地位。
  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谈成了,杀了几个奸臣,以宋徽宗的无能和不务正业,照样可以培养出又一批奸臣来,你想呀,他要真是有水平的皇帝,怎么可能把一个只懂踢球的玩杂耍的小丑弄成官司居一品的太尉(古代的国防部长兼常备军总司令),可想而知了。
  所以招安,是作者安排给梁山英雄的最好选择,而梁山最有见识的中上层的一批人,除了林冲和高有私仇不愿招安,武松、鲁智深、李逵向往理想中的自由不愿招安外,招安是大家的共同选择。
  真实历史上,梁山起先也比较有战斗力,后来被赶出梁山后,由于没有根据地,到处被追杀,最后兵尽粮绝,在海州(今连云港)登录时,为张叔夜的一千多兵所包围,突围无望,全部被招安,不过,此时只被安排了一些小的角色,正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因为《水浒传》被删改了宋江招安的“动机”,还有宋江的真实身份,宋江就是宋徽宗的亲弟弟!

第2个回答  2011-09-16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
封建社会的人是分369等的,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贵族永远是贵族,子子孙孙也是贵族;为官的永远做官,子子孙孙也可以做官;平民永远是平民,世世代代种田;贱籍如戏子、妓女、媒婆等,子子孙孙永远也只能从事贱籍工作。如果遇有特殊机遇,给某些低贱人士给予抬籍,比如从贱籍抬到平民,对于这家人来说是天大的恩情,不光是为自己,主要因为是从此子孙也脱离了贱籍,稍微有点翻身余地了。所以这样的人家对给予自己抬籍的人是感激零涕、忠心不二。
就宋江梁山108好汉来说,就当时社会等级而言,他们是比贱籍人士还要低下的人士,在大部分人的眼里,他们是草寇,和奴隶的地位差不多。
假如不接受招安,他们永远只能当草寇,不能做官、不能读书、不能种田,甚至不能从事贱籍工作,社会地位低下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假如不接受招安,108条好汉的子子孙孙也永远只能当草寇,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宋江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彻底造反,把皇帝拉下马自己当皇帝。这在现在的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选择,但对于当时的宋江集团来说,还没有这样的意识,忠君爱国还是根深蒂固的,还没想到要反皇帝。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认识来批判宋江集团。
二是接受招安,为兄弟们找个好出路。既然没有彻底造反的念头,那么只有接受招安,才可能改变梁山草寇的命运,进而改变子子孙孙的命运,这在当时既高瞻远瞩,又契合实际,所以宋江集团中大部分人是赞同接受招安的。事实上,接受招安后,也有很多兄弟得到了善终,或做富家翁、或为官一方、或安定种田,等等,假如不接受招安,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根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不要责怪宋江,接受招安在当时是明智之举。
宋江集团和方腊集团不同,方腊是准备自己做皇帝的。
第3个回答  2011-09-09
因为读书人骨子里的贱,一身本事卖与帝王家,这样的货在梁山会感觉i don't belong here.
所有一切都是权宜和不得已,所以想借招安机会来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而这个和宋江这个无耻厚黑的货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宋江哪怕是刺配江州都没想着要落草,一心想在体制内混,到梁山的唯一目的是想借此招安上位,搞倒晁盖、当头领、壮声势、拉拢手下唯一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卖价。

只有一句话,古代封建思想害死人........习得文武艺,卖给帝皇家
第4个回答  2011-09-10
宋江就是个够东西,老母给人X的杀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