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红楼梦》很垃圾,各位看法如何?

我感觉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得很消沉,一点也不激昂,好像唱歌本来拖两拍的被拖了四拍的感觉一样,细节细得太过多,看得容易睡觉,这个曹雪芹实在是小题大做废话过多。另一方面,曹雪芹到底要教育人什么?作者很容易误导别人迷信。还有,描写那一群女人写诗对句的时候,其诗句一点也不好笑,曹雪芹竟把她们写得捧腹大笑,这个一点也不逼真;还有那个凤姐一说话就笑一说话就笑,实在不合心理逻辑。还有,当年的贾宝玉只有13岁,林黛玉比贾宝玉还小,尽然描写得爱情浓浓,这个曹雪芹就如老糊涂一样,就是在今天恋爱自由的时代且又多受电视影响的十二三岁的孩子都没有这样呢。还有,我们若不是因为读书时强制受读,谁愿意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呢?每个纯真的小孩子看红楼梦电视的时候都会评价说:“红楼梦超级难看。”

《红楼梦》主要不是为了写那些情爱故事、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它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就看一热闹、的确是看不懂什么、当故事看还真没什么意思、但是文学家可以通过《红楼梦》研究很多当时的服饰啦、民族风俗或者饮食啊、官场内幕和社会现象呀...很多的、看《红楼梦》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看《西游记》、只是为了看唐僧取经降妖除魔吗?那还不如去看大唐通史更加真实呢、《西游记》中最容易看出来的一点就是:凡是从天上跑下来的这个神仙的坐骑那个神仙的宠物(有后台的)、在孙悟空举起金箍棒的时候、总是有人“大圣手下留情、待我带这孽畜回去严加管教...”什么什么的、最后都没事了、而那些山里跑出来的野地出的小妖精(也就是没有后台的)、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这都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社会、不是单纯的写小说、从古至今的小说有很多很多、数都数不清、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能被称为“名著”的就那么几部、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总是有他们的原因的、红楼梦单独成一学派叫做“红学”、难道那些人只是看这部小说有意思没意思吗?那是不可能的、《红楼梦》真正的“价值”真的不是我们大部分的这些下里巴人看得懂的、它太阳春白雪了、我们理解不了的、单独看《红楼梦》只当它是一部小说的话、枯燥、乏味、艰涩难懂、一点意思都没有、要情节没情节、像记流水账一样、读的不仔细一点连时间都理不清楚的、谁爱看啊~这都是因为我们文学修养上的不足、理解不了它的内涵、看不到它的本质、而对于能理解他的人来说、《红楼梦》就像一个大宝藏、有着数不清的珍宝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打个比方:淘金、一座埋着大量金子的地方、对于会看金脉的人来说、这真的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挖都挖不完~而对于不会看金脉的人来说、这什么破地方兔子都不拉屎的、连个鬼影都没有、挖个屁啊~这也是大部分人与文学家再看《红楼梦》时的心态、或者说对《红楼梦》看法上的不同。
迷信?古典名著有多少不写的神叨叨的?他不能直接写当权者拿神仙啥的影射一下还不行啊?总是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在里面的、乾隆老头还那么忌讳文字措辞、大兴文字狱...你算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范围大点还有一个《聊斋志异》、那个不写的神乎其神的?《三国演义》倒是好些、那诸葛亮还有点仙法呢、不然也求不来东风啊~这就不是迷信不迷信的问题...
嗯...我只是说出我的意见、没有想冒犯你的意思、措辞或许会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你看了不高兴的话、我向你道个歉、我不是故意的、
还有一点、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爱情、我六岁初恋一直守到现在、我今年十八岁(快十九了)、而且、我依然爱我六岁的时候喜欢上的那个人、很爱很爱、或许小的时候不懂这感觉就是爱、但现在知道了这就是爱、对他的这种感觉已经陪了我十二年了、从未改变过、并且、从没后悔过!

补充一点: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会写出一部名著、曹雪芹在家道中落之前他也是一个纨绔子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能也整天天一掷千金、挥霍无度、视金钱如粪土、偏偏他家“粪土”还多的扔都扔不完、可能身边也是花红柳绿、莺莺燕燕、不说一天换一个他是一天换好几个女人的、他与历史上的那些富家公子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的、要知道曹家可是几代圣宠不衰、皇上南巡他家接驾四次!皇上出去旅游在他家住、而且还是四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皇上看不下去他家那么辉煌、看不下去曹家在织造业形成垄断形式(看《红楼梦》里说的貌似曹家穿的衣服布料啥的比皇上用的都好...)、开始忌惮曹家的时候、曹家败了、那是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摔得不止是惨、说句不好听的、被主人抛弃打压的狗而且是曾经威风八面的走狗、日子肯定比野狗还不好过(呃...没有对任何人不敬的意思、也不是在批判曹家、只是一句话而已...没别的意思...)、当曹雪芹四处被排挤、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他才终于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官场、看清了这个社会、《红楼梦》只是曹雪芹在抒发自己的愤懑与不满、说他在批判这个社会、批判官场什么的、那是后人通过他的作品看出来的、虽然他写了、表达了、但那并不一定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主要目的、现在的《红楼梦》的一切辉煌、荣耀、都是后人给的、与曹雪芹不发生任何关系、他不会预料到如今的一切、可能他只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家庭与这个社会、抒发一下自己的悲哀、不幸与不满、我觉得他的确是怨恨这个社会的、但他不会想到后人会从自己写的书里看出那么多、想到自己写的书会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想靠《红楼梦》换口饭吃还差不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2
我喜欢看 圣斗士星矢,喜欢里面的主角为了一点点渺茫的胜率和大地上弱小的生灵去勇敢的挑战不可能战胜的敌人,决不向命运和任何神明妥协,即使遍体鳞伤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曾经活过的生命的尊严。
我喜欢玩仙剑奇侠传,喜欢看里面的李逍遥为了守护自己所爱的人去挑战仙道权威,以身历险下九层镇妖塔底去救自己所爱的人,不管什么艰难险阻,都无怨无悔。
而红楼梦呢?里面的主角贾宝玉嘴上说喜欢众位姐姐,然而里面一众女孩被迫害折磨至死时如晴雯他除了抹点眼泪之外什么也没做,最爱的女孩林黛玉为了等他而被贾老太和夫人欺骗吐血而亡,最后连个面都没见到,身为男人自己最爱的人死了而且是这么不公平的待遇总要抗争一下吧,但他还是怂得什么也没做,心安理得的娶了薛宝钗。。。请问这是男人该干的事吗?纵观全书,贾宝玉一天天也只是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伤春悲秋。说的不好听论对感情的执著和忠贞随便拉出来一条狗狗都比他强太多。看看日本的忠犬八公是怎么对待亡故的主人的,所以说这个主角一点人格魅力也没有,和其他作品差得太多,完全让人喜欢不起来,而其他男性角色还不如他呢,一个个整天勾心斗角净干些蝇萤狗苟之事。这还叫人家怎么喜欢这本书呢
第2个回答  2020-09-26
红楼梦本身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书.但是它却被推上神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悲哀写照.我们是中国人,不去研究红楼梦,难道去研究哈姆雷特?只能说它是矮子里的将军.
红学是中国人文化自卑的最大写照.当中国人要将红楼梦推向世界的时候,却尴尬的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翻译者,最后居然要让一个中国人去翻译它?!让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去把一部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其荒唐程度不亚于让中国人去教美国人英文.想想那些争着抢着去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中国人,这是奇耻大辱.
红楼梦一部小说,小说不是诗歌,它是通俗文学,是市民文化的代表.在红楼梦诞生的年代,中国的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在君主集权政体的压迫下艰难成长,红楼梦是这个畸形生长环境的写照.一个畸形的环境当然培养不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和它同时代的欧洲文学作品相比,相差太远.书中的主角的行为往往被强行解释,比如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会被描述为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的代表.这些强行解释说到底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今天的我们还是需要它去为证明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的政治目的服务.它的价值生命还在延续,不过已经不长了.因为中国即将要真正强大起来,强大到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证明.
第3个回答  2011-08-26
个人想法不同吧,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人物形象都很饱满,不论是好的还是坏得,都刻画的很深刻。这本就是一部悲剧,但不应该因为是悲剧的结局就否定它啊。里面的诗词和语言描绘都是很美的。当然我也不喜欢林黛玉哭哭啼啼的性格,不喜欢贾宝玉吃胭脂水粉的习惯,但是整本书而言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您不喜欢也是很正常的。这就像有人喜欢吃冬天白雪飘飘,有人喜欢夏天花红柳绿;有人喜欢甜食有人喜欢辣椒一样,各有各的不同啊,毕竟是众口难调啊。
第4个回答  2019-06-03
本身肯定有其水平在。但是能把一群根本不能体会古文思维的现代人搞得一个个像暗号专家似的去强凑内涵,还以为这就是小说的正确阅读方式,这就有点儿可笑了。
如果一段情节你读过没有感受,还需要靠猜谜、名词解释、符号解读等手段搞出一堆比原文更多的零碎垃圾观点,那你是夸原著还骂原著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