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用的武器是石子,为什么绰号会叫做没羽箭?

如题所述

双枪将董平

董平本是东平府的一个兵马都监,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皆称为“双枪将”。

枪乃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是由利刃加棍棒组成的长柄刺击兵器,由枪尖、枪缨、枪杆、枪纂构成。



俗话说“棍为百兵之祖,枪为百兵之王”。枪长而锋利尖锐,使用灵便,枪头刃可刺可斩,可刺穿盔甲;枪杆可格挡兵器,也可棒打或投掷杀敌,威力比棍棒类钝器强。武将可骑战马冲锋刺敌,或下马步战。

与“枪”相类似的武器是“矛”,林冲使的就是丈八蛇矛,枪和矛二者是有区别的。矛属于重兵器,分量比枪重,长度也比枪长,矛头的刃面比较长,枪头的刃面短,形状便于刺击。还有矛杆以硬木或精钢制成,基本没有韧性,而枪杆的一般较为柔韧。

中国古代用枪名将(包括历史演义里的)有赵云、马超、罗成、杨延昭、岳飞等等,数不胜数。

而双枪,左右手各使一条,操控难度大,没有一定天赋很难练成,所以,历史演义中善使双枪的必定武艺超群。比如《说岳全传》里的陆文龙手使双枪,岳家军中的岳云、严成芳、何元庆、张宪、余化龙等众多虎将用车轮战都搞不定他。又如《隋唐演义》里的双枪定彦平,在单田芳的评书里面,他的双枪被评价为天下第一。还有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力大无穷,使两柄铁枪,所向无敌,号“王铁枪”。

董平身为梁山五虎将之一,也算得上是水浒传里的一流高手,经常派出打头阵,又称董一撞。

征方腊独松关之战时,独松关被敌将张韬砍作两半,死得较惨。


没羽箭


张清一出场便技惊四座,飞石绝技连打梁山一十五员大将。书中写道张清“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呼为「没羽箭」。”

没羽箭的“没”字是个多音字,可读méī也可读mò。我觉得不管是“没(méī)羽箭”还是“没(mò)羽箭”,都可说得通。

说是“没(mò)羽箭”,表示箭射得又准又狠,竟连箭羽都没(mò)入石中。出自李广射石的典故,李广在一次打猎时误将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当成老虎,于是一箭射去,结果“中石没镞”。用“没(mò)羽箭”来形容张清的飞石神技像李广的箭术一样又狠又准。

说是“没(méi)羽箭”,没羽箭即无羽之箭,应属石弹之类的暗器,用没(méi)羽箭为绰号,表示张清善用“飞石打人,百发百中”的特殊技能



《水浒传》中还有一位善使飞石的女将,那便是田虎的部将仇琼英,梦中学艺。两军阵前,连林冲都被其飞石所伤,后与没羽箭张清喜结良缘,归顺朝廷。

《封神演义》里也有一位善于飞石的女将叫邓婵玉,初战周军之时,便以五光飞石打伤周营数名战将,后随父归降西岐,并被迫嫁于土行孙,可悲。

其实《三国演义》里也隐藏了一位飞石高手——曹操帐下的猛将许褚,力大无穷,曾经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除了擅使大刀之外,还有飞石绝技。当年许褚占山为王,黄巾军来攻,许褚“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

征方腊时,张清与双枪将董平一同战死于独松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8
这就是把石子叫做没羽箭,没羽箭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羽毛的箭,张清的石子不就是没有羽毛的箭吗,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绰号。
第2个回答  2021-02-07
张清擅长使用石子打人,石子这种东西也是远程攻击,跟弓箭差不多又没有羽毛,所以才叫没羽箭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