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买个“壁咚”车位 ,车主挤进挤出停车太难,这车位符合标准吗?

如题所述

这个车位确实是符合标准的,但是是符合车位要求的最低标准;

只能说开发商可以说是卡着这个最低标准在建这个停车位,垂直式停车位平行通车道方向最小停车位宽度为2.4米;

这个车位刚到卡在这个数上,所以你也不能说这个车位不符合标准;

只能说当初购买车位的时候没有了解过详细的信息,而且这位户主的车型比较长,所以更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如今很多人都表示买得起买房子,但是买不起停车位;

因为很多小区的停车位费用确实很高,很多人都直呼买不起;

这位户主花了21万买了一个车位,本来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但是由于户主觉得车位比较小,所以每次他下车的时候都要挤进挤出;

这就让户主觉得很无奈,想着自己花了21万买个车位都不能轻松停车;

这确实给人一种很不好的体验,所以这个户主才会要求开发商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法。

开发商表示他们的车位是符合标准的,户主也实地测量了一下;

垂直式停车位平行通车道方向的宽度确实有达到2.4米,但是也只是刚好卡在这个数上;

管怎么说这个车位确实是符合标准的,记者发现这个停车场很多户主都存在这样的困扰;

 有些加钱买了一个大一些的车位,有的只能忍受这样挤进挤出停车;

不得不说商家其实应该预留一些空间让手机下车,这样确实给人非常不好的体验。

因为这个车位符合最低标准要求,所以也没有办法向开放商提出诉讼和要求;

如今户主也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结局,其实现在很多车子外形都比较大;

这样的车位确实对于有些户主来说不是很方便,大家以后购买车位的时候一定要更仔细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5

21万买个“壁咚”车位 

四月份,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复地金融岛的业主侯先生,因为自己花了21万买的“壁咚”车位头疼不已,和物业交涉又对结果非常不满意的请了记者来调解。

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复地金融岛这个楼盘在发售的当年是成都非常炙手可热的楼板,业主侯先生是购买了住宅,也在买房的时候配套的购买了车位,当时光车位都花费了21万多,但是因为当时侯先生并没有在小区计划居住,所以也没有去看车位长什么样,有多大,只是置业顾问告知了侯先生的车位是靠墙壁的,侯先生当时也没有多想,但是没想到2021年住进来就面对了停车难,停车之后下自己的车都是挤进挤出,处于被墙“壁咚”的一个状态。


据侯先生介绍,这个车位在侯先生宽1.8米的车停放之后,只有大约30cm的预留距离,无论是停车还是下车都非常困难,而且小区的其他和墙壁毗邻的车位,也是这个情况,怀疑这个车位规划的不合理。

记者跟着侯先生来到了小区的物业了解情况,小区的物业告知记者,小区的车位划分是符合标准的,只不是掐着标准的最小值划分的,是因为划车位的时候柱子之间刚刚好划够3个2.4m的车位,而且小区是刚需房,也是为了增加车位的数量来考虑的。

侯先生称小区最小的面积是150平方米,怎么回事刚需,之后小区的物业提出解决方案是要不业主加点钱换个车位,要不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车位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记者比对了国家的标准和车位的大小,车位的大小确实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最低线,

侯先生称现在这个小区的车位是7折的价格在销售,大约是14万左右一个车位,但是是花21万买的车位,现在换车位还需要加钱非常不合理,但是物业不做退步,最后侯先生还是考虑加钱换个车位,毕竟不能让自己花个21万买个不能停车的车位。

这件事情也给买车位的业主提了个醒,买车位的时候不是符合标准的就比较好停车,买这种比较贵的东西还是要到现场看看,不要过于相信销售方。

第2个回答  2021-04-25
21万买个“壁咚”车位 ,车主挤进挤出停车太难,这车位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既然车主愿意买下,那么这就是一场生意,不能事后埋怨。
第3个回答  2021-04-25
当然不符合标准,这个明显车位的尺寸是不合格的,偷工减料了,应该去找开放商维权,这样的车位属于浪费钱了。
第4个回答  2021-04-25
根据开发商的意见来看,这是符合标准的,刚刚好是严格符合那个点。所以普遍显得比较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