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教文化

如题所述

武当山自古以来便与道教有着深厚的联系。早在北宋之前,尚未出现玄武神话时,武当山就已是道教名山。据《后汉书》记载,朱穆曾在此隐居。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中,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道教视其为洞天福地之一。唐代司马承祯编撰的《洞天福地》虽未收录武当山,但在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武当山被列为七十二福地的第九福地,这表明至少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武当山已成道教圣地之一。


宋以前,关于武当山的文献记载不多,《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文献中并未提及玄武。直到北宋初期,李昉编纂的《太平御览》中引用的资料提及了在武当山修道成仙的人物,但未涉及玄武。这表明那时人们尚未将武当山与玄武神话紧密联系。


玄武成为武当山的守护神可能源于《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的出现。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在武当山北侧建立以祭祀玄武,玄武信仰在南宋时期广为流传。董素皇的《玄帝实录》详细记载了玄武在武当山修行的故事,强调了武当山的神圣地位。元代,均州战乱导致武当山宫观受损,但随着帝王崇奉和道士们的修复,香火鼎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刘道明的《武当福地总真集》中,玄武的传说和武当山的名字改名都与玄武的修行相关。


元代,武当山成为玄武信仰的中心,五龙观的建立、玄武得道升天的传说以及玄武遗迹的附会,都展示了武当山作为玄武圣地的深远影响。尽管刘道明关于武当山名由来的说法并非事实,但他的观点被广泛接受,玄武信仰和武当山的联系更加紧密。




扩展资料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