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中失效模式起因如何分析?

如题所述

1. 在FMEA(潜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中,失效模式的起因通常通过分析过程流程图或特性矩阵图来确定。关键过程特性(KCC)必须被识别并反映在PFMEA中,作为失效模式的直接原因。需要注意的是,KCC代表的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2. 根本原因分析涉及五个主要领域:人员、机器、方法、环境、测量。这些领域通常被称为“5M1E”,其中“材料”因素被排除在外,因为这一因素通常在上一个生产环节中已被考虑,在本环节不再重复分析。然而,有误解认为材料因素在本环节失效模式分析中可以忽略,即采购过程无需进行PFMEA,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采购过程同样需要进行PFMEA。
3. 根本原因分析分为两个阶段:过程策划和过程实施。需要区分问题出在执行阶段还是策划阶段。例如,如果热处理后的硬度不满足规格要求,可能是因为工艺规定温度不正确、工人未按照工艺卡设定操作,或者是热处理设备故障无法达到设定温度。这些因素都应该分别进行分析。
4. 在分析失效原因时,应尽可能从人员、机器、方法、环境、测量这五个方面深入,直到找到可以纠正或控制的根本原因。这里可以采用“5个为什么”的方法,即连续问“为什么”来追溯问题的根本来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