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员工离职直接走会怎样

如题所述

正式员工离职直接走的后果如下:
1、若正式员工未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直接离职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因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员工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离职证明,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及新单位入职;
4、未经批准直接离职的员工,可能会延迟收到工资和其他应得的福利。
正式员工离职流程的注意事项:
1、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
2、办理交接:确保工作内容、文件资料和公司物品得到妥善交接;
3、解除劳动合同:与雇主协商一致后签署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
4、结算工资和福利:确保获得截至离职日的工资、奖金及其他应得福利;
5、办理离职手续:完成公司规定的离职手续,如退还工牌、办公用品等;
6、领取离职证明:获取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以便日后证明工作经历。
7、社保和公积金转移:咨询人力资源部门,了解社保和公积金的转移或终止手续。
8、个人物品清理:清空个人工作区域,带走个人物品,确保不留遗漏。
9、保持职业素养:离职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避免破坏与同事和公司的关系。
10、了解竞业限制: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竞业限制条款,需了解具体内容和法律后果。
11、维护个人权益:在离职过程中,如遇到权益受损,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12、更新简历:及时更新个人简历,准备好下一步职业规划和求职活动。
13、保留证据:如有必要,保留与离职相关的邮件、短信等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14、注意离职言辞:离职时与同事和上级的沟通应注意措辞,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15、了解税务影响:咨询专业人士,了解离职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以上注意事项有助于员工顺利完成离职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职业影响。
综上所述,正式员工未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直接离职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员工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离职证明,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及新单位入职,同时可能延迟收到工资和其他应得的福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