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的录音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有工人突发脑中风,但是不在工作场地,不在工作时间,不属于工伤,老板出于人道主义在医院陪着做手术,但家属在老板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全程录音,在其要求老板承担全额医药费时,由于老板表达不清楚,听起来像是答应了,这样的录音是否有法律效益?

口头承诺的录音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或其他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日起,行为人具有法律效力。录音可以作为证据的一种,如果具备证据条件是具有证据效力的。对于口头承诺可以认定其为有效的协议,如有录音则是加强其证明力。
法律分析
只要口头承诺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同时该录音征求了被录音人的同意,这个承诺或者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口头承诺可以被视为有效的协议,如果有记录的话。承诺属于承诺合同,只要其承诺不违反法律法规、公共秩序和诚实信用的承诺,权利和义务。但是,违反法律、法规、社会治安、良好习惯或者一般常识的,在承诺人不履行的情况下,该承诺是无效的承诺合同。口头承诺的有效条件与一般合同无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具有缔约能力,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希望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志与外部表示一致。法律依据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当事人有权申请变更或撤销。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一、录音可以作为证据的一种,如果具备证据条件是具有证据效力的。二、承诺属于诺允合同,只要其诺允事项不违反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承诺事项(责任义务)双方认可,是有效的。但要是违反了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或一般常理,在承诺人不履行时,这种承诺则是无效的诺允合同。(比如某女与某男产生婚外情期间,男方与女方在没有其它合同债务责任时,向女方承诺为女方买一套住房,男方不履行时女方主张权利不会得到支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