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魔笛》是莫扎特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写完和演出的。其脚本是由莫扎特的老朋友、热心于德国民族歌剧的一位小剧院经理E.希卡内德提议并编写的,歌剧取材于维兰德的神话《露露》。通过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艰苦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主题。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思想,和莫扎特追求启蒙主义及“共济会”的理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几个主要角色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例如大祭司萨拉斯特罗使人联想到不久前去世的共济会首脑、莫扎特的朋友博恩。莫扎特采用了典型的新教众赞歌式的音乐,使大祭司的形象具有庄严、崇高的性质;反面角色夜后,则可能是影射玛丽亚·特莱西亚(她在位期间曾镇压共济会),这个角色需由技巧较高的花腔女高音扮演,其音乐表演难度较大而没有内在的感情;剧中的英雄塔米诺王子可能是比喻同情共济会的约瑟夫二世,他的音乐优美动人,采用的是正歌剧中的抒情咏叹调;帕米娜是人民高尚精神的象征,音乐十分优美;半人半鸟的幻奇性人物帕帕盖诺及其妻子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音乐带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风格。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采用德语并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传统、意大利的声乐传统、庄严的合唱,甚至巴罗克的众赞前奏曲和对位性的伴奏,还采用了一种适合德语音调的宣叙调配上伴奏等,将它们成功地熔于一炉。从声乐演唱的角度看,莫扎特对歌剧演员的要求(尤其对女高音)难度较大,为此,他曾写过一本声乐教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