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如题所述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理论上吸光度对浓度作图所得到的直线的截距应该为零,斜率为εb,而实际上,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有时是非线性的,或者不通过零点,这种现象称为偏离比耳定律。

若溶液的实际吸光度比理论值大,则为正偏离比耳定律;若实际吸光度比理论值小,为负偏离比耳定律,如图4.5所示。

图4.5 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1—无偏离;2—正偏离;3—负偏离

比耳定律的偏离是由朗伯—比耳定律本身的局限性、溶液的化学因素以及仪器的因素等原因导致的。

(1)朗伯—比耳定律本身的局限性

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浓度小于0.01mol·L-1的稀溶液。当吸收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吸收质点之间的平均距离缩小,邻近质点彼此的电荷分布会产生相互影响,以至于改变它们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力,即改变了吸光系数,从而导致比耳定律的偏离。

另外,摩尔吸光系数ε或吸光系数a与浓度无关,但与折射率n有关,摩尔吸光系数ε是真实摩尔吸光系数ε和溶液折射率n的函数,即

现代岩矿分析实验教程

在低浓度时,n基本不变,ε也基本不变,服从比耳定律;在高浓度时,由于n随浓度增加而增加,ε会随之变小,因此引起比耳定律的偏离。

当入射光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作用。当被测溶液浓度与空白溶液浓度相差较大时,两者的差异也较大,校正曲线则不通过零点。为了校正或消除这种差异,测定时可用与被测溶液组成相似的空白溶液做相对校正,若空白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组成相近,则被测溶液的折射率和空白溶液的折射率基本相同,反射作用的影响则会互相抵消。

(2)化学因素

推导吸收定律时,吸光度的加和性隐含着测定溶液中各组分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假设。但实际上,随着浓度的增大,各组分之间甚至同组分的吸光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溶液中各组分之间可以发生缔合、离解、光化学反应、互变异构及配合物配位数的变化等等,会使被测组分的吸收曲线发生明显的变化,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及光谱精细结构都会有所不同,从而破坏了原来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导致比耳定律的偏离。

化学变化使吸光物质浓度降低,则产物在测量波长处不吸收,引起负偏离;若产物比原吸光物质在测量波长处的吸收更强,则引起正偏离。

(3)仪器的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即单一波长的光),但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源发出的连续光经单色器分光,为了满足实际测量中需要有足够光强的要求,入射光狭缝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因此由出射光狭缝投射到被测溶液的光束,并不是理论要求的严格意义上的单色光,而是由一小段波长范围组成的复合光,由于分子吸收光谱是一种带状光谱,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在峰值位置吸收能力最强,ε最大(用εmax表示),其他波长处ε都会变小,因此当吸光物质吸收复合光时,实际吸光度要比理论吸光度偏低,因此导致比耳定律的负偏离。在所使用的波长范围内,吸光物质的吸光系数变化越大,这种偏离就越显著。

图4.6 分析谱带的选择

例如,如图4.6 所示的吸收光谱,选择谱带Ⅰ的波长宽度作为入射光时,吸光系数变化较小,测量造成的偏离就比较小;若选择谱带Ⅱ的波长宽度作为入射光时,吸光系数变化很大,测量造成的偏离也就很大。所以通常选择吸光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即吸收带峰所对应的波长)作为分析的测量波长,这样不仅保证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而且此处的吸收曲线往往较为平坦,吸光系数变化比较小,比耳定律的偏离也比较小。对于比较尖锐的吸收带,在满足一定的灵敏度要求下,尽量避免用吸收峰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投射被测溶液的光束单色性(波长范围)越差,引起的比耳定律偏离也越大,所以在保证足够的光强前提下,采用窄的入射光狭缝,以减小谱带宽度,从而降低比耳定律的偏离。

(4)溶剂及介质条件

溶剂及介质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十分明显。溶剂及介质条件(如pH值)经常会影响被测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影响生色团的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从而导致比耳吸收定律的偏离。

当测定溶液中有胶体、乳状液或悬浮物质存在时,入射光通过溶液时,有一部分光会因散射而损失,造成“假吸收”,使吸光度偏大,导致比耳定律的正偏离。质点的散射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在紫外光区测量时,散射光的影响更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