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的血液与动物的血液有什么区别?血液又怎么分各种血型呢?

如题所述

1.人的血液与动物的血液有什么区别
在动物世界中,血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红血只是其中的一种。除红血外,还有青血、绿血、蓝血、玫瑰红血、淡蓝血和无色血等。
动物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血呢?原来,任何动物的血液,都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的颜色则是由存在于血浆或血细胞中的血色蛋白决定的。不同的血色蛋白,颜色是不一样的。含铜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或青色;含钒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
在不同动物的血液中,血色蛋白的存在方式也有所不同。蚯蚓、河蚌、蜘蛛等的血色蛋白都溶在血浆中;脊椎动物的血色蛋白都存在于血细胞的红细胞中。血色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血蓝蛋白和血绿蛋白的输氧能力,相比之下要比血红蛋白逊色许多。
昆虫的血液不含血色蛋白,这与昆虫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有关。它们可以通过微气管使氧气进入细胞和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必须依靠血液循环才能完成气体交换,血色蛋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此昆虫的血液是无色的。
其他含不同血色蛋白的动物,其血液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蚯蚓的血是玫瑰红色的;对虾、河蟹的血是淡青色的;鲎的血是蓝色的;河蚌的血是淡蓝色的;乌贼的血是绿色的;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至我们人类的血液,则都是红色的。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男子 500万 5000-10000 10万-30万
女子 420万 5000-10000 10万-30万
不正常 <300万或血红蛋白<10克/100ml为贫血 >1万为有炎症。

血液的RH值值和血型不同RH值的区别

人体红细胞上除含A,B两种凝集原外,还含有另一类凝集原物质,即Rh因子.目前已被分出的有5中Rh因子,其中以D抗原(一种凝集原)最为重要,因此把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血,称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血则为Rh阴性.我过99%的人都属于Rh阳性,只有1%的人属于阴性.在白种人中,Rh阳性的百分率很高,约占15%.

2.血液又怎么分各种血型
血型与血型种类

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
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
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
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
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者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
中国人口有13亿多,4种血型,平均一种血型有3亿多人,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人只拥有一种血型?血型到底是个人的特征,还是集体、种族的特征?有分析认为:
O型血在人类学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血型,也叫做狩猎血型;
A型血是第二种最多见的血型,其祖先是最先从事农耕作物的,也叫做农耕血型;
与O型和A型相比,B型却是人类学上较晚出现的血型,这类人是最早习惯于气候和其他变迁的游牧民族,也叫做游牧血型。
AB型为最晚出现、最稀少的血型,占总人口不到5%。这类人拥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征。
在中国北方长城的两边,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契丹、西夏等等古老游牧民族,肉食为主,B型血占了大多数。现在蒙古、满族中B型血占40~60%;
湖北湖南人、广东人、福建人、江浙人等等苗瑶壮侗语族各民族,素食为主,A型血数量呈上升趋势,估计30~60%;
在长江流边,AB型血是比较常见的,但数量非常少,历史上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杂而成的。
在中原地区,陕西人、山东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O型血占主要地位,估计40~55%。
在整个汉族中:
B型血占20%,主要是由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契丹、西夏融入于汉族的血液中造成的;
A型血占40%,主要分布在南方,是由楚苗南蛮等古老民族融入华夏集团演变而来的;
AB型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杂而成的。
O型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最早血型,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血缘来源是黄帝集团和东夷集团。人类血型的发现已有100年的历史。早在1900年维也纳大学的Landsteiner就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从此各国学者开始了血型研究。100年来,相继发现血液中各种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别。A、 B、O、AB血型是对红细胞上的ABO系统而言,其实红细胞上还有Rh、MN、P等20多个血型系统。此外,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红细胞酶等各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目前发现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种。除了同卵双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
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
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
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
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
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和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
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
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
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
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
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和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

性格非全由血型决定

就血型与性格的关系,经常有人会问如下问题:“O、A、B、AB这四种血型都各自拥有其特有的倾向,但是就因此而说人类的性格也分成四种这似乎有点牵强吧?”

事实上,问这个问题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虽然,在研究界认为血型是判断人的性格形成的基础,但他们也决没有认同或说出“人的性格按O、A、 B、AB型就只可以分为四种”或“具有某种血型就一定会有某种性格”这些话。而人们之所以犯这种常识性错误,是因为凡是人,不论是谁都多少会有“商标主义”的心理,也就是看到一件东西的外表,或只是听到一件事物的名字,而心里就认定它一定是如何如何的。例如:一听到对方是某某大学出身的,心里面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一定是很文雅或很老练的人……等等。因此,一般人为了方便易懂,经常会以为具有某一种血型的人一定会有某种性格,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

其实,我们可以把血型看成是天生具有的特质,而性格则是后天加工而成的。就好象做菜需要原料然后再由厨师加工一样。人类的个性也有O、A、B、 AB四种材料(四种先天特质),然后经过加工(后天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人类复杂的个性。由于环境际遇的不同,当然,所造出的个性就有所不同了。

虽然,性格并非全由血型决定,但是,从反面来看,尽管具体个性存在极大差异,但四种血型的人的性格还是有共通之处的。这个也是研究血型与个性关系的根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4
人常见的有ABOAB,罕见的有AB型的RH阴性血型,动物也有,有的和人类不一样,人类通过对动物血液的研究,发现动物的血型也很复杂。例如,狗的血型有5种,猫的血型有6种,羊的血型为9种,马的血型为9—10种,猪的血型有15种,牛的血型达40种以上,蚕是ZW型的,苹果是O型,植物也有血型。

牛有40种血型 除了人类以外,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动物也存在血型,甚至乌龟、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的痕迹。 人类通过对动物血液的研究,发现动物的血型也很复杂。 例如,狗的血型有5种,猫的血型有6种,羊的血型为9种,马的血型为9—10种,猪的血型有15种,牛的血型达40种以上。苹果是O型 植物也有血型。日本的一名警察山本茂曾经在查案的过程中,发现植物中也含有血液型物质。这是血型学上空前未有的发现。 其实,这并不奇怪。血液型物质的化学成分是一种特殊的糖类,不光人身上有,植物也有,因此植物同样具有血型。 山本茂深入地进行研究,他发现,苹果、南瓜、草莓、山茶为O型,珊瑚树为B型,葡萄、李子、单叶枫为AB型。 人的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从胎儿孕育之日起,血型就确定了,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事例表明,有的人血型也可以改变。 接受深圳首例未成年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13岁小男孩丘九烈,移植妹妹的骨髓得救后,血型就由原来的B型变成了和妹妹一样的A型。 名词解释 血型:我们一般所谓的“血型”,是指“ABO式”的血型,这是美国生理学家郎特斯泰发现的。决定血型的因素之一,是一种被称之为“血液型物质”的东西,它经常是与血液中的红血球混在一起的。 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任何一种血液型物质,那么他就是O型。如果含有A型物质,他就是A型。含有B型物质,就是B型。如果同时含有A型和B型物质,那就是AB型
http://www.pcasl.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7&ID=1919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24666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1-12
[批评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