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关于“档案、户口、人才、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干部身份”的答疑解惑[外企/私企/事业]?

知乎上的传道授业向来比较靠谱。本人应届毕业生,想请教各位人事、HR的前辈大大们一些基本且又必学的问题。
希望和广大2012毕业的同仁们共勉,不要走弯路。
1. 三方协议 与 劳动合同 的法律效益和作用关系?是否还有其他协议
2. 档案单位接手或不接收,有什么区别,如何处理?
3. 干部身份,如何评定,有什么用处?
4. 另外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怎么处理为宜?
希望前辈们能从[外企/私企/事业]三个角度解答,万分感谢!

最讨厌复制粘贴了,我是2011的毕业生,用我自己的经历给你回答问题:
1 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没有必然联系,三方协议名义上是保护学生就业的,是学生 公司 学校 国家签订的协议,如果学生或者公司违反协议规定需要赔付违约金。三方性质是好的,但是最后执行的时候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现在成了国家统计学生就业率的工具。劳动合同才是你最重要的协议,是你和单位双方签订的劳动保障合同,另外公司性质不一样,可能还有其他的协议,比如说保密协议的等等,最主要的是劳动协议。
2 一般的私营企业包括大型企业都不直接接收档案,都是委托给人才市场保管的,毕业了档案要从学校转走,有特殊原因可以保留两年,过期还没有转走的话打回原籍。
3 干部身份 这是个很蛋疼的事情,如果你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的话可能有点用,否则就没用,毕业工作一年后可以申请定级,干部身份就有了,前提是档案在人才市场或者学校,档案在自己手中工龄不计算,干部身份就没有保障了。
4 你说的社会保障指的是什么啊?五险一金?这个和你的劳动合同有关,有户口的是五险没有户口的是四险,公积金看公司政策了。
不懂再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2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主要有四种:(三方)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1、三方协议主要用于,应届毕业生离校前与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以协议的方式初步确定二者的“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不具备法理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即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三方协议的有效期,至应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止,毕业生报到后再与单位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此外,三方协议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就业报到证就是省就业主管部门依据三方协议签发的。
也有的单位用人心切,和离校前应届生直接签署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一般在合同的附加条款中约定报到事项,且劳动关系自毕业生报到之后生效。一旦签署了劳动合同,就不需要再签三方协议了。
至于灵活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的是一种临时工作关系,灵活就业算是就业,但不办理就业派遣手续。此时,应届生一般要想学校提出暂缓派遣的申请,待确定正式的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后再进行就业派遣。
2、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特批的外企服务公司外,其它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按照我国人事管理部门的规定,没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需要委托当地的政府所属的人才中心作为其人事代理机构(即人事主管部门)。对于那些没有办理人事代理机构的民企、外企来讲,他们就没有办法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关系。对此,需要他们去当地人才开户才可接收毕业生档案,或者毕业生通过个人委托方式保管档案。
3、干部身份是从前计划分配时代的遗物,原来规定全国统招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后满一年经考核定级转正的,自动取得干部身份。现在是按岗定称谓,在企业就是企业职工,在机关事业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公务员,农民也可以参加基层公务员的考试。工作后有机会进机关事业的,只要之前的报到、档案、转正等手续完整,国家认可工龄连续计算。
4、我国2011年开始推广《就业失业登记证》,适用于全社会的就业适龄人员,包括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后,有工作的在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五险一金),机关失业暂时不需要;没有工作的,可在户口所在地的社区登记失业,也可以社会人员的身份参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3
1、协议书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关系的正式凭证。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聘用)合同,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应届毕业生有两年择业期。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时,毕业生在国家规定的两年择业期内凭三方协议书有享受免考笔试的机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主要是企业)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签订的是聘用合同,内容与形式与劳动合同相似。
2、学生档案是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就业及单位聘任的主要依据。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毕业生档案一般由学校转递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人才交流中心,再由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提取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档案一旦丢失,历史材料是很难重新补足的。如果工作单位不接收个人档案,毕业生可以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 ,妥善管理个人档案。
3、派遣证是确认毕业生干部身份的凭据。机关事业单位录用、招聘的基本是干部职位,没有派遣证是不能聘用的。毕业生必须按时报到,将报到证归入个人档案妥善保管。按国家规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以按时转正(转为正式干部)定级(确定干部职级)定职(认定专业技术职称)。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工作人员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可以享受计算工龄、按期办理转正(转为正式干部)定级(确定干部职级)定职(认定专业技术职称)审批手续等优惠政策,正式入编后才能确认工龄及享受相关工资待遇。
4、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救助等。只有参加了上述保险,才能享受保险待遇。机关事业单位未开展养老保险统筹业务。企业员工领取退休金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为计算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享受退休待遇以工龄和个人工资为计算依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