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山寺的主要景点

如题所述

森林公园规划区域面积1530公顷,现经营面积740公顷,夹山森林风光宜人,峰谷相间的低山丘陵地貌和自然条件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加上长期封禁造育有效保护,形成了今日夹山苍翠的森林植被和冬暖夏凉的小气候,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呈现多种林相景观。园内群峦叠翠、万木峥嵘,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以人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成为江南名胜,是邑郊园型森林公园,2014年被评为“中国AAAA级景区”。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西北一字排列海拔180米至420米的高山,南面是一排丘陵低山,构成西高东低马蹄形盆地,全园林木茂盛,形成天然氧吧的小气候。
夹山风景区现有五个景区,即夹山寺景区、佛光阁景区、犀牛沟景区、紫和寺森林生态区、森林生态区。各景区主要景点如下:
夹山寺景区: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洗墨池、玉玺井、善会墓、圆悟塔、玉带湖等。
佛光阁(青嶂岭)景区:佛光阁、狐仙洞、野人湾、桃花山等。
犀牛沟景区:犀牛沟等。
紫和寺森林生态区:紫和寺(即存心观)等。 夹山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是公开佛教活动场所,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唐、宋、元“三朝御修”盛誉,曾长期居于澧水流域文化中心位置,有禅宗宋门第一书《碧岩录》传世,是佛教重点寺院,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寺院内现有如下景点景观:山门殿、南清池、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金殿、闯王迷秘宫、灵泉宝塔、斋堂、寺院古树群落景观。
山门殿
位于寺院南墙正中,仿古重檐红墙金瓦,由中厅与东西厢房组成。中门上墙镶嵌着赵朴初居士题名“夹山灵泉禅院”,两边是李铁映手书“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木刻对联。北面正中悬挂赵朴初题字“夹山寺”匾牌。殿前铺就青石台阶、护栏,前台一对石狮,两边山墙外为绿化带,对称植银杏两株,山茶、杜鹃、万年青上点缀草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立于台基西侧,庄严壮观。
南清池
进寺即至约5亩水面的南清池又称放生池,居中通过的九曲桥将池辟为东西两半,桥南曲北直,中建六角重檐的南清亭,行人至此可坐靠小憩,乘凉或扶栏观鱼。桥西北池中置假山,塑济公,盘龙隐一水井,小景佳致有趣。池周块石砌就,岸植花木。
钟楼、鼓楼
桥头上岸两边对称建外形一致的八角重檐小楼钟楼、鼓楼,进门旋梯而上二层,即可敲钟、击鼓,但寺院有严格规定,不可随意敲击。双楼周围花木草坪配衬。
天王殿
拾级而上至一全木构架仿古建筑,正门上悬“天王殿”匾牌,居中供奉弥勒佛金色塑像,东西两厢是风、雨、雷、电四大天王彩塑神像,殿内东北角辟有经书,佛教用品销售专柜,殿前有一小广场置方形铸铁香炉,一排古柳绿树成荫。
大雄宝殿、中心广场
天王殿后50米是大型重檐仿古建筑大雄宝雄,赵朴初题名的巨幅铜字匾牌悬挂两重檐之间,汉白玉石质释迦牟尼佛雕像,童男童女相伴左右殿中供奉神台之上,前置铜质香缸、长明灯神龛,功德箱,左右一对万佛灯塔,旁置法器。两厢为泥塑彩绘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彩顶装饰,花岗岩嵌地,佛光四射,金碧辉煌,是主要佛事活动场所,殿前广场对称植雪松,桂花等,台阶宽阔,花岗岩护栏,列展龙缸盆栽铁树,龙柏等花木,两侧立巨碑书“茶禅一味”及捐资功德榜。广场中央置宝塔型铸铁特大香炉一座。气势宏伟。
大悲殿
为夹山寺唯一仅存的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赵朴初题名垂檐之上,周围线砖斗墙,四角封火墙立,圆角方块石铺地,殿中正面供奉观间菩萨塑像,背面供奉药王菩萨泥塑像。该殿是文物古迹的重要载体:前墙东西两边分别镶嵌“康熙碑”和“道光碑”,后墙上保留着红二方面军书写的“消灭常备队”、“打倒土豪劣绅”两条标语,东厢房墙边置“夹山纪事”碑,殿后有一株珍稀古木“痒痒树”。
法堂
在大悲殿后10米处,为仿古重檐建筑,堂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从东西两侧登上丈余高台阶进殿,殿前堪下空地植雪松、桂花、玉兰等树,绿荫连片。
金殿
结构规模与法堂相似,分上下二层,上层为藏经阁楼,下层供夹山祖师及历代名僧塑画像,是主持和尚亲自掌管的殿堂,处各殿堂最后最高位置,须手扶铁链拦登二丈陡梯台阶方能入殿。背靠夹山东峰轿顶山、古树盖顶。
闯王秘宫
位于法堂、金殿东侧地下并连通这两殿,由议事堂、寝宫和地下通道组成,相传是李自成化名奉天玉禅隐夹山寺的秘密行宫,修复时发现的断喉尸骨陈列在通道之中。
僧房、斋堂、居士楼
位于天王殿至大悲殿东侧,三栋连接前置走廊并联大雄宝殿前廊,均为二层仿古建筑,是僧人、居士生活居住场所,可接纳100人用斋、住宿。
灵泉宝塔
位于金殿后山密林中,高47米,底层四方形占地约0.6亩,其上是七层重檐塔式建筑,内置楼梯通达顶层。是供奉僧居故人灵位,保管陈列骨灰的专门场所,并承办亡灵超度等法事活动。
古树群落景观
寺院区内保存古树比较集中,列入重点保护古树名录的有八株,为香樟、枫香、柏树、枫杨树等树种。参天蔽日的连片森林衬托出古寺画般的景色。
古人赞美夹山寺景有诗为证,唐朝传明,受佛戒云:“金乌渐渐坠西偏,玉兔东升挂碧天;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明代张观·鸾凤夹山诗:“两山夹峙乱去堆,重锁禅林合复开。矗矗岩石从地起,翩翩鸾凤自天来。气薰芬馥花径眼,影射扶疏竹映怀。此地清幽宜养静,何须入海访蓬莱。” 闯王陵位于中心景区石常公路西侧的奉天玉和尚墓原址,与夹山寺毗邻,按清代澧州知府何磷亲临夹山勘访所记原貌重建。
闯王陵占地2公顷,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 、陵寝、明楼等组成。闯王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被誉为“湖湘第一陵”。是现代人为李自成建的皇陵,为江南最大的皇家园林。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夹山寺庙西南山麓处,傍山临溪,有三石耸立如笔架,故又称笔架岩。岩底山泉涓涓,其味甘甜清美。据传饮用此水可忘忧解愁。故又名必爱泉。有“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名句传世。
碧岩泉为天下茶禅第一泉,牌坊两边的对联是夹山的开山祖师善会的师傅送给他的两句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也是夹山最真实的写照。整个景点按碧泉喷涌、小桥流水、磨牙石刻设计,碧岩石形成于白垩纪约1亿4550万年,碧岩泉水PH为7.8,为可直接饮用的天然苏打水。
碧岩泉风景区以碧岩泉为中心,由碧岩溪、碧岩桥、碧岩池、碧岩湖、碧岩亭、碧岩洞、碧岩茶园、碧岩广场、碧岩摩崖石刻等景点组成,游人在这里品茶悟禅,可以体会到一种清寂明净、纯洁秀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茶禅一味”境界。 青嶂岭位于夹山寺北,古木苍苍,气势磅礴,如青狮卧息,故又名青狮岭。相传唐时,岭藏猿群,常出没林间,抱子戏谑,人来不去。“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前”是其幽静清秀风景的真实写照。站在山顶,可见古木参天,浓郁蔽日,奇花异草,幽香袭人,清风送爽,鸟鸣谷应,令人心旷神怡。若春和景明,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绿海扬波,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叫人眼花瞭乱。极目远眺,可见华安津澧;俯视澧江,青山碧流在目,山峦重重,远出昆仑;遇细雨纷纷,云缠雾绕,群峰古寺,若隐若现,真乃风光无限,晃若仙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