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总题目是儒学的现代意义是什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回答:一、什么是古代儒学;古代儒学和道家佛家的分别是什么;古代儒学的分段(阶段)、分派和主要思想。(这点400字左右)二、什么是现代儒学;现代儒学的分段、分派和主要思想。(这点400字左右)三、儒学的现代意义之我见。(这点200字左右)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通过后人的不断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不断地接受其熏陶,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儒家思想的精髓甚至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文化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些思想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被现代西方人看作是为人处世的黄金律。儒家思想非常宽泛而繁杂,很难一言以蔽之,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儒家思想的主要内核是“仁、义、礼、智、信”。联系我国当今社会现实,谈一谈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仁”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正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人也。”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人类灵魂的最终依托。这里又包括两层含义,则“仁心”和“仁政”,前者是指社会的每个公民都要与人为善,有爱人之心,后者是指统治者对老百姓要有爱心。仁者爱人,是指爱一切人。但是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做起。所以儒家认为“孝悌”是仁爱的根本。所谓“孝悌”,指的就是家庭亲属之间的亲情之爱。其中又尤以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亲情最为天然深厚。这种亲情之爱,是仁爱的基础。很难想象,
一个对自己家庭中的亲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的人,会对社会上其他的人有发自内心的爱。所以,儒家把家庭中的亲亲之爱看作是仁爱的出发点和根本,然后再把爱延伸到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对朋友忠诚友爱,对邻里和睦相处,最后把爱延伸至全社会。正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全社会就能和谐、协调、安定。前几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重要文件,家庭美德作为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纲要中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的家庭美德,与儒家所倡导的“仁德”是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儒家思想仁的另一要义是“仁政”,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说的,也就是所谓的王道。孔子、孟子认为尧、舜、商汤、周武实行的就是王道。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推崇的是强权政治、武力争雄的霸道。孟子在这样的年代里高扬王道的大旗,到处奔走,宣传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在当时来说是非常迂阔,不切实际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有了实施“仁政”的条件,这就是因为我们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它代表了人民的绝大多数,并且由成熟的、先进的政党一一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中央又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治国方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是今天的“仁政”。要实行“仁政”,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在选拔干部上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私,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各级岗位,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百姓,坚决铲除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丑恶现象。

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人类社会,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人光凭爱的情感做事,并不能使社会太平。有的时候,爱失去了理性的控制和引导,还会惹出麻烦来。所以必须有理性精神来对人的情感进行引导和规范,使人知道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这种理性精神就是“义”。孔子很少提到“义”,但孟子却把它上升到很重要的地位,与“仁”相提并论。“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仁”的一种节制,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仁”。孟子把“仁”比作人们安身的家,把“义”比作人们行走的路,这个比喻十分精妙。有“仁”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安身立命,当然很幸福;但别忘了,出门走路开车,要遵守“义”的交通规则,否则乱闯乱撞,丢了小命就回不了家了。说到“义”,必须涉及到“利”。“义”与“利”也并不总是对立的。关键在于,出发点应当是“义”而不是“利”,用心应当是“义”而不是“利”。面对可能获得的“利”,要仔细掂量是不是符合“义”不能见利忘义。孟子认为当全国上下只知道争利时,是非常危险的。联系到当今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以权谋私、腐 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儒家的见利不能忘义、舍生取义等仁义道德思想无疑对上述行为和现象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礼”就是道德规范,具体表现形色就是礼仪。“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礼乐教化,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儒家的礼仪,内容极其丰富,条文极其繁多,但用意都在于体现孝心;送往迎来,进退揖让的礼仪,是要体现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诚意与恭敬。礼的一些具体规定,在今天看来,有的已经陈腐过时,应当抛弃。谁要是在今天还提倡为父母服三年之丧,那真是十分可笑了。礼仪的具体形式,一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儒礼仪的内在精神,却是一以贯之,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意义。
礼仪的内在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强调秩序,天地万物,皆有一定的秩序,若是乱了秩序,则必然发生火祸。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社会需要秩序,个人也是如此,社会需要秩序,个人也应当遵守秩序。第二,是强调恭敬与谦让。以恭敬之心待人对事,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就不会招来耻辱,就不会出现失误。儒家之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养成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风气,从而消解矛盾,避免冲突。第三,是强调“和为贵”。“和”就是和谐、协调、安定。渴望和平安定,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要实现“和”,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秩序,礼就是要通过在人们的客观社会环境中及内在心理机制上,建立一定的秩序,来达到“和”的目的。不管什么社会,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礼仪,它是 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礼的这些内在精神,今天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在着力构造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儒家特别重视教育,尊崇学问,希望大家做一个智者,因为知者无惑。儒家宗师孔子、孟子都是伟大的教师,在教书做学问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经验。孔子在与学生们的谈话中说学习是一件乐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鼓励弟子们敏而好学,博学于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并通过现身说法,说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敏以求之”才有所成就的。孔子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且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强调复习巩固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教师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孟子在与弟子们的谈话中,论述了种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强调不仅要教知识、教技能,更要教品德,塑人格。教学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方法则应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博反约。孟子又谈到读书的方法,反对迷信书本,“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要善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不能望文生义,以词言意。孟子还强调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读书人并非不劳而获白吃饭,他们的脑力劳动的价值,他们对社会精神文明做出的贡献,应当得到社会的承认。君主应礼贤下士,尊重贤才。读书人自己也应当自爱,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 承担起自己光荣的社会责任。后来的儒学大师们在教育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知识分子如何读书作学问,如何待人做事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为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淀,更为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提供了历史依据。

儒家中的“信”就是负责任,守信用。忠于朋友,恪尽职守,办事负责,说话算数都属于“信”的范畴。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说明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守信用是寸步难行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交往的日益繁多,每个公民能否恪守“信”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一些不法奸商不遵守商业道德,不按合同办事,钻法律空子,用欺诈手段谋取商业利益,并因此沾沾自喜。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多,如果不按WTO的规则办事,我们将不仅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害我国的国际信誉。而目前我国公民的信用意识非常淡薄。所以,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总之,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虽然与我们的时代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很多思想已经过时,但它的合理内核无疑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为我所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12
儒学的现代意义:

1.儒学作为中国二千余年来流传不息的文化主体之一,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思想理论,而且对东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也是东亚一些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与民主是今天这个时代的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能够,或者是否需要把它纳入儒家“继续政统”和“建立学统”的范围,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把传统儒学从政治制度层面和宗教化倾向下剥离出来是必要的,是有利于儒学的发展的。果能密切结合时代的问题和精神,把儒家这些学说中所蕴含的现代意义充分阐发出来,则必将大有益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并获得其相应的种种事功。而古老的儒学,也将由此萌生出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5
就儒学的发展史来说,儒学兼容并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就内容来说,儒学的强调的治学态度,民族气节,个人的修养,个性的解放,包括先秦的仁,构建和谐社会等等这都是我们可以继承的
第3个回答  2012-03-14
提倡仁义道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