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到底是阴谋还是臆想?

如题所述

电影《禁闭岛》是由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主演的一部悬疑电影。

主要讲的是一个侦探,受命上岛中精神病院,侦查一起命案的过程。在电影的结尾导演给出一种设想,这个侦探本身,是精神病院的患者,为了治好他的疾病,医院设下了这个布局。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98%的时间,都是各种反转和悬疑的情节设置,在最后2%的时间里告诉大家,是一个直白的叙述结尾方式,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既然电影的开始是一场阴谋,那电影的结尾也可能是一场阴谋。很有可能这个侦探,是被黑暗中的影子势力,设计的一个无辜的人,上岛主要目的就是要被囚禁于神经病医院。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爱斤斤计较的人,无时无刻不跟人算计着说话处事。有一天他突然拿出来东西分享,这种情况是不合常理的。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这个电影也是同理。用精神病患者被治病的假设,实际上就类似于平铺直叙式的叙述方法了,有悖于电影的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它体现在植物界方面。它的社会属性一般体现在动物界。人作为高等动物,他可以改变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这也是人类社会要遵守的生存法则。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看各自的实力、智慧、手段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5
个人认为应该是臆想,第一,禁闭岛也就是一个电影,应该还是科幻的电影,不存在什么阴谋,第二,这种科幻的电影一般都是来自于臆想。
第3个回答  2020-12-05
电影《禁闭岛》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烧脑惊悚悬疑片,悬疑的程度让大家对结局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到底整个影片讲述的故事都是男主人公Teddy的臆想,还是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阴谋?
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个疑问在影片结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一个为了治疗男主人公Teddy精神病的治疗方案,对于Teddy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阴谋,为了对他进行治疗增加真实感而隐瞒当事人的阴谋,但从影片现实的角度来说,则所述过程仅仅是Teddy的一场臆想,而其他人只是配合他让他相信他的臆想是真实存在,从而引导他自己找到导致他精神问题的主要原因,让他从自己身上得到治疗。
影片中主人公Teddy原是一个经历了二战的退伍军人,战争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创伤,让他成为一个对周围亲人漠不关心,只沉浸整日饮酒的自我麻醉和逃避现实中。妻子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有一日忍无可忍溺死了三个孩子,Teddy无法原谅妻子的行为,杀害了她并制造了纵火事件来掩盖自己的罪行,而这一切同时也给他的心理带来进一步的刺激,让他形成了内心的自我防御机制,导致他把自己假想成另一个人,妻子被别人杀害,由他自己进行调查找出凶手。
在精神病医学界,有一种将人的脑叶白质切除的治疗方法,可以让人变得温顺驯良,曾一度流行。但是,也遭到了一部分一生的反对,认为过于简单粗暴,不尊重人性。这部影片便是这样一个医生坚持用「精神分析疗法」希望精神病患者自己走出自我防御机制的故事,影片从一开始就是治疗展开的过程,所以才会让观众产生疑惑和不解。
影片的结尾最终Teddy还是进行了切除脑叶白质的手术,因为虽然他清醒了,但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暴行,与其在对自己的行为终日悔恨与无法面对,不如做一个忘记过去、温顺驯良的人,即使没有了自己也比要面对一个残暴的自己更容易。
第4个回答  2020-12-05
《禁闭岛》是臆想,禁闭岛上的工作人员值得人尊敬,每天面对 这些重罪犯和精神病人,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考利和肖恩等支持新疗法的人更值得尊敬,他们对待如此尊重这些病人,他们愿意倾听病人的心声,愿意面 对主流精神学派的巨大压力而坚持自己的治疗方式;而像莱蒂斯这样的病人又是多么值得同情,在外人看起来疯疯癫癫可怕又可笑的他们,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是多大的创伤让他宁可去接受这样的结 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