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纪律、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请先明确定义。首先,纪律是可以明确定义的,纪律就是一个团体、组织制定的约束其内成员的各种行为准则。
但道德的定义确不甚明确,如在康德那里”道德“就是近似于”人之共性“的普遍规律一样的东西,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道德“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而法律有实证法传统、自然法传统、习惯法传统、世俗法传统等。
法律分析
对”纪律“的探讨是没有什么趣味的,纪律的特点是”严明“,在军队、学校、监狱、政党等团体当中,纪律是个体行动的最高准则,这是由于或许出于自愿,或许出于不愿加入到某个集体当中,个体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该团体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确立行为规范,约束个体行为,因此,与道德、法律都无太大关系,它自成一体,只为组织的目的服务——例如在战争中士兵的纪律有时会违反道德和法律,而在和平年代就未必显现出如此巨大的冲突。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①古典法学理论,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证法和习惯法在功能上可以互相代替且后者更为重要,那么,如果认为世俗的习惯就是道德,法律与其就构成”相互替代“的关系,并且道德是法律制定的基准;
②自然法传统,自然法学者倾向于认为存在一种普适的理性和人性基础,因此,如果是康德派的法学家,就会认为”道德“是一种”律令“,而世俗道德和世俗法律无非是这种规律的一种体现而已;
③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虽然反映了道德观念,但是习俗与法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这是时下最流行的观点,也最符合一般大众的认知习惯,按这个观点,在我国法律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产物,而道德则延绵千年,更加”柔弱“,但认可度更高。
除此之外,还有功利主义、习俗-文化主义、批判性传统......如果提问者对此感兴趣,建议多读些法理学的书籍,而不是这样在没有明确定义的基础上简单地发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2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随着社会进步而形成的认知和行为共性的或者说达成共识的基本规范。纪律是一个团体或组织制定的便于管理而制定的条款。法律是国家为主体层面,制定的治理、管理国家的依据、规定条款。
第2个回答  2020-09-02
道德是自律,纪律是一定组织内约束,法律是强制性约束范围广,作用最大
第3个回答  2020-09-02
道德可以约束一个人,遵守纪律,从而遵守法律,所以说他们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第4个回答  2020-09-02
你好你好,就是道德是更广泛的一个,但是他的约束力没有那么的强,纪律呢要稍微有约束力一点,法律当然是最最严格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