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个社区干部

如题所述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已经在这个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工作十年,直接面对居民群众提供社区服务,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与平凡。然而,要干好这平凡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要当好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责任心和态度
人的一生,责任无处不在,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等等。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职责十分明确,不计劳苦、想方设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无责任心的人,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敷衍推诿是常事,得过且过。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有责任心的人工作态度才积极主动。面对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态度积极主动、努力进取是一天,消极被动、敷衍拖拉也是过一天,但结果却大不一样。积极主动会心情舒畅、办事成功率高,消极被动会心情压抑、办事成功率低。因此,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对自己负责,消极被动是在浪费生命。
二、提高社区工作的综合能力。
1、熟悉社区总体情况。对本社区基本情况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如辖区面积、住宅楼幢、人口数据、主要社会单位、社区主要矛盾和问题等等。只有摸清家底,熟悉情况,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当然,要真正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需要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努力积累。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置问题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才能对居民的相关问题,给予正确、规范的宣传解释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不能因为对相关法规、政策性文件不熟悉,不掌握,而无法回答居民的疑问,甚至被居民问到无言以对。在掌握分管工作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社区其他单项工作政策性法规、文件的学习,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向群众做简要的介绍。
3、加强沟通协调,提升借助外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社区工作者人少,事多,资源短缺,社区存在的很多困难与问题无法独立解决。因此,要加强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寻求领导支持与资金扶助。主动联系社会单位,沟通协调社区事务,达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目的,寻求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帮助解决社区、社会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
4、勇于任事,敢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要有解决困难、矛盾的勇气和能力。在社区工作,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只有勇于任事,敢于面对问题和矛盾,客观分析其成因,思索解决办法,妥善处理,才能更快地提升我们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
三、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工作量大、时限要求严、任务重。我们仅靠“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按程序办事”,有时很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注意“政策与策略相结合”,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灵活机动的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日常工作中,理清工作思路很重要,我习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首先说说“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再复杂的问题,也有它的关键和重点。只要我们找准其最、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重点,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成几点,然后按轻重缓急分步处理就简单了。
以上是我对如何当好一名社区干部的认识。借此机会,也谈谈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艰辛与困惑: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大多数工作人员均身兼数职,且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加班加点。居民家庭、邻里纠纷或突发事件,不论是休息时间还是节假日,都要求社区干部及时到场,是真正的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超负荷工作,而没有加班费用。有关部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待遇虽经多次调整,却始终与家政、勤杂人员基本持平甚至不如。这就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超负荷”与“低工资,低福利待遇”的剪刀差。这种反差仅靠社区工作者自我心理调试是不能真正解决的,也是不合理的。希望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利用各种途径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