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类?

什么是品类?什么是产品的品类?其确切的定义是怎样的?我对此较模糊,求解答!

品类的正式定义: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由该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且在该分类上可以完成相应的购买选择。又可细分为(具体)品类、抽象品类、伪品类。

比如提到空调,顾客能够想到格力,提到矿泉水,顾客能够想到农夫山泉,提到超市,顾客能够想到沃尔玛。因此空调、矿泉水、超市,这些都是品类。

然而有一些分类,顾客在购买决策中确实会涉及,但不是最后一级分类,顾客并不能在该分类上完成购买选择,而且该分类通常也关联不到品牌,这样的分类概念就是抽象品类。为了强调与抽象品类的相对性,有时也把“品类”叫做“具体品类”。

扩展资料

产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1、核心产品:即顾客真正购买的基本服务或利益,从根本上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在产品整体概念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2、形式产品: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由五个特征构成,包括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

3、期望产品:即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3

品类是指目标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单一利益点。其中每个单一利益点都由物质利益(功能利益)和情感利益双面构成。

按照国际知名的AC尼尔森调查公司的定义,品类即“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与消费者的感知有关,应基于对消费者需求驱动和购买行为的理解”,而家乐福则认为“品类即商品的分类,一个小分类就代表了一种消费者的需求”。还有一种理解就是,品类即商品种类。

品类的词语解释:

1、指等级;类别。 

2、指万物。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品类分为四个品类角色:

1、目标性品类;

2、常规性品类;

3、季节性品类;

4、便利性品类。

不同的品类角色意味着不同的品类策略和品类目标。一般情况下目标品类是一个门店或品牌的标志性品类,起到创造形象,吸引客流,增加客流,创造销售的作用。因此,这些品类应给与最优厚的条件。

品类管理: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品牌为供应商的经营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品牌营销为主,从商品的开发、订价到促销活动等,连销售状况分析及市场调查也都以品牌为中心;零售商的经营则是以其店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商品组合及陈列摆设的调整。

供应商及零售商都以品牌及店铺为中心来决定其经营策略,在收集产品信息时难免会有所遗漏。品类管理则为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另一个经营方向,通过品类管理来主导经营活动必须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甚或互相对立的情况,以追求更高利益的双赢局面。

在品类管理的经营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掌握消费者的购物情况,而由供应商收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并加以分析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后,再共同制定品类目标,如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商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下表列出传统超市管理与实施品类管理的超市管理的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27
所谓的品类通常是指的是一类商品的划分方式,比如说服装,手机就算不同的品类。在家纺领域,毛巾,床品就算不同品类,由此可见,按照不同的分法,又分为大的品类和小的品类,其实就是一类商品的划分方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01
不同的时代,品类有不同的含义。

在生产时代或市场时代初期,品类的意思是指大类的细分;在市场时代后期即认知时代,品类是指“你是谁?你专注的是什么?即凭什么购买东西的具体理由?”
第4个回答  2020-0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