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不文明行为常见表现列举如下:

1、过马路,不走地下通道或天桥,横跨栅栏隔离(绿化)带。

2、吃完早点,无视环境和卫生,随手乱丢包装袋。

3、公交车上,年轻的让座不主动,面无表情似发“呆”。

4、斑马线上,“蛮”司机不减速、不避让,脚踩油门与行人抢道像比赛。

5、小张贴、小广告,随意“涂鸦”,城市不留一处“白”。

6、衣服、裤子当街晒,花花绿绿煞风景———“万国旗”展一排排。

7、夏日空调开,滴滴答答……只顾自己图凉快。

8、大热天里“膀爷”多,不分里和外,三五成群聚一块。

9、花草树木、绿地、大草坪,不怜惜,不爱护,攀爬、乱摘又乱踩。

10、水上乐园、浴场和泳池,尿素超标,有人“方便”好“自在”。

11、小摊小贩,不进市场,一根扁担沿街卖,地摊随处摆。

12、打牌、唱歌、喝酒把拳猜,《夜半歌声》———不怕扰民嗓子“坏”。

扩展资料

我国首部铁路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后,列车晚点、停运期间的信息通报,旅客强占他人座位等行为都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1、列车晚点停运及时向旅客通报

条例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列车、车站等场所公告旅客、列车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进站人员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在列车晚点、停运时应当及时向旅客通报信息、说明情况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2、旅客不得有侮辱工作人员等行为

旅客及其他进站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接受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实施的安全检查,配合铁路运输企业依法采取的处置措施,不得有打骂、侮辱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等行为。

3、旅客不得强占他人座位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并公开纸质、电子车票的使用规则。无有效车票、车票所记载身份信息与本人真实身份信息不符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旅客应当按照车票标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

4、对保护区内排污等行为予以罚款

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五百米范围内放飞鸟类、升放无人驾驶航空器或者风筝、气球、孔明灯等低空飘浮物体。禁止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排污、倾倒垃圾、燃放烟花、焚烧草木、放养牲畜等,违反规定的,对单位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以处2千元以下的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文明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1、乱扔垃圾

2、随地乱吐

3、闯红灯

4、不排队

5、大声喧哗

6、乱走乱踏

7、公共场所吸烟

8、乱贴小广告

9、不文明让座

10、乱写乱画

扩展资料:

案例:

对不文明行为划出法律红线

国庆长假刚刚过去。趁着金秋十月出游赏景本是一件乐事,但个别游客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却总是让人堵心。

前些天就有新闻爆出,陕西靖边地区的波浪谷丹霞地貌景区被游客频繁踩踏,岩石已经沙化明显,诸如“到此一游”之类的刻划、涂鸦行为更是屡禁不止,有工作人员痛心表示,这些被破坏的景观“就是600年也恢复不了原貌”。

仅一个丹霞地貌的保护,今年以来就事件不断:今年8月,有女游客在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不顾工作人员劝阻,翻越栏杆直接踩在保护区地表上拍照,还惹得不少游客纷纷效仿;今年7月,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有人用木棍在龙洲镇丹霞地貌景区红砂石上刻字,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绝大多数游客心里也未必就不明白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可还是有那么多人罔顾公德,其本质是一些人认知中潜藏着的破坏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这些公共资源“没有后果、不必负责”的心态。

事实上,导致这种心态滋生蔓延的根源,则在于保护相关公共利益的法律在执行中长期“偏软”,让公众误以为“写写画画又不犯法”,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简单梳理相关法律就不难发现,景区里那些所谓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涉嫌违法,更有可能触及刑事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会被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刑法更是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但是在现实中,大量游客的相关行为并没有得到法律相应的处罚,由此也造成了公共利益保护上的缺位。一旦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后果没能形成实质上的责任,游客就可能即使明知违法,也不在乎。

这种行为倾向如果不能得到法律及时的纠正,最终就会形成“法难责众”的局面,反而让一些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更加不以为然。

近些年我国在名胜古迹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管理、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拥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规模庞大,相关法律的实施应当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论政:对不文明行为划出法律红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1
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

一.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二.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
三.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污染公共空间。
吸烟有害健康,而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但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却并不容易。自己吸烟很放松,但让人口密集之处,特别是是室内等封闭空间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烟,实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
五.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
六.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
七.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坏景区草地、花木等。
八.宗教场所嬉戏、玩笑,随意拍照。
九.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酒足饭饱后在剔牙。
十.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缺乏基本社交修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24
1.办事不自觉排队
2.在禁烟区吸烟
3.乱扔垃圾、乱扔烟头、随地吐痰
4.随处吐口香糖弄脏环境
5.说脏话粗话
6.践踏花草破坏绿化
7.侵占或故意损坏公物
8.乘搭扶手电梯不靠右站立影响他人快步通行
9.乘搭公共汽车(升降电梯)争先恐后不按习惯先下后上(先出后进)
10.在影剧院边看演出边饮食影响他人
11.高声喧哗影响他人
12.随处张贴、涂鸦
13.在会场、影剧院或图书馆等安静场所大声讲电话或手机铃声扰人
14.高空掷物
15.拒绝给老幼、孕妇让座
16.制造噪音深夜扰民
17.宠物扰人或任由宠物随处大小便
18.随处晾晒衣物影响市容
19.在公众场所穿睡衣、赤膊或穿着不雅
20.对服务人员态度恶劣
21.侵占公共用地乱摆摊
22.堵塞走火通道或破坏消防设施
23.服务人员怠慢待客
24.开会或观看演出不守时
25.卖东西以次充好或短斤缺两
26.在大庭广众不加掩饰抠鼻孔、打喷嚏、剔牙、咳嗽
27.醉酒闹事
28.不理睬问路人
29.闯红灯
30.逆向行驶
31.不依序停车排队等候红绿灯、乱插队
32.违反道路指示标志闯禁区
33.驾驶机动车不礼让在斑马线上通行的行人
34.行人不走人行横道、天桥、地下隧道,随意横穿马路
35.夜间行车会车时仍使用远光灯
36.乱鸣喇叭
37.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随意穿插车流
38.故意遮挡号牌或使用套牌、假牌
39.酒后或疲劳驾车
40.压线或跨线行驶
第4个回答  2018-04-01
不文明的行为太多了。
1:插队
2:谩骂,动手,以年老怀孕等理由殴打谩骂不让座的乘客。
3:公共场合,吸烟,赤脚拖鞋,赤膀,大声喧哗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