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朝廷重臣,丞相与内阁大臣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权力大小不同

丞相的设立分散了皇权的绝对集中,在一定意义上对皇权有牵制的作用;而内各就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

2、历史意义不同

丞相制度存在标志着相权对皇权还有一定制约,内阁大臣则表明相权完全沦为皇权的附庸。

3、历史影响不同

从丞相到内阁大臣的变化使得皇权加强,一方面有助于中央集权统治,利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另一面也是皇权肆意泛滥,形成残暴统治。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从政权组织结构和统治方式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夏、商、周三代。

当时的国家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的基础之上,属于贵族君主制的形态,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随意。

第二阶段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其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统治力度也大大加强了。

与君主专制体制创立时的秦朝相比,我们可以看到,秦朝君主专制付出了牺牲稳定与效能的惨重代价,清朝君主专制却充分兼顾了稳定与效能。

秦朝只是低水平的专制,清朝的专制则是高水平的。这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真正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君主专制政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首先丞相和内阁大臣的设立都是君主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先秦时期,贵族宗室干预朝政,贵族们爵位权力世代相传,权力极据膨胀,威胁君主的地位,有名的晋国六卿直接架空国君,最后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齐国田氏取代姜氏;设立丞相总理朝政是为了削夺贵族权力,避免威胁国君,加强君主专制。而丞相设立已后,相权过重,又面临相权与君权的矛盾,一但君主衰弱,相权就会膨胀,所以秦汉以后君主又主要削夺相权,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君权与相权合一,但君主不能事事亲为,成祖时设内阁参预政务,内阁大臣负责传达命令,仅有票拟权,无决策权。
第2个回答  2019-09-18
你好:我认为:丞相出现的早些,而内阁大臣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才设立的职务,慢慢就想成了首相,级别都很高,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
第3个回答  2019-09-25
丞相是明朝前建制,明朝后朱元璋废丞相,改为内阁,内阁任职的叫大学士
第4个回答  2019-09-18
丞相在秦朝成立的时候就被设立,是百官之首,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丞相的设立分散了皇权的绝对集中,在一定意义上对皇权有牵制的作用,甚至可以独揽朝政,左右到皇位的继承。
由此可以看出,简单来说丞相拥有很大的实权。
内阁大臣恰恰相反,内阁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设立的顾问机构。无实权,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内阁拥有票拟权。但需要得到皇帝的“披红”,才能执行。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时期,独揽大权,一度让六部成为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