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如何阻止败兵逃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4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而到了近代民国时期更是发生了很多次的战争,那么,民国时期的中国军阀如何阻止士兵逃亡呢?

首先说,民国时期的军阀会组织一些精锐部队当做自己的后备力量,而且让这些军队当做是督战队员,可以说基本上这些人就是为了防止败兵逃亡的人,所以呢,士兵只要是逃亡基本上就很难逃脱了。

然后呢就是军阀有的时候还会自己亲自督战,可以说基本上他们也会在后方拿着大刀或者是手枪,把逃兵杀死,这样不仅仅可以防止自己人逃亡,还会鼓舞士气。而且后边的士兵一旦发现自己前面的士兵逃跑了,他们也是可以去督战的,可以直接杀掉前面的人,而不用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总之,尽管有这三条措施,但是呢,还是有不少的士兵逃亡了,因为战争过于残酷,所以呢,士兵逃亡是无法阻止的。

第2个回答  2018-01-05

在民国时期,军阀之间混战,士兵们又不想打自己国家的人,有很多进行逃亡。军阀们已经费尽了苦心。我最看好张作霖的做法。首先他将所有打了败仗的官兵有一个严厉的惩处,对于责任军官,一定要有一个相当严的惩罚力度。有的直接降职也有的,直接被枪毙。第二次奉直大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战场上指挥不力,逃亡多的军官,都进行了严重的惩罚。

同样只有惩罚力度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奖赏力度。张作霖曾经对他的士兵说过,只要仗打赢了,我除了老婆不能给你们,其他的都可以给你。这话听起来虽然十分的粗糙,但是那时候的士兵鼓舞。打了胜仗就要表扬,打了败仗就要惩罚。这样儿简单粗暴的理论,让很多士兵都为之卖命。也让张作霖成就了东北王的地位。

第3个回答  2018-01-06

民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各路军阀之所以能够壮大,都是有些手段的,否则的话,也到不那个位置。他们对付败兵逃亡也是各有手段和办法。

一、后退者斩。从古到今,这个手法沿用了几千年。一般军阀在打仗之前,都会成立督战队。督战队的主要职责就是防止出现逃兵现象。他们在战场上有很大的权力,对临阵逃脱者可以就地枪毙。这种办法一般情况下也是很管用的,后无退路,士兵们只能奋勇向前。不过,这种办法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兵败如山倒,大家都后逃,法不责众,不可能合部杀掉吧?

2、金钱收买。这是军阀张作霖的杰作,效果非常的好。张作霖与吴佩孚的战争中,有一次大失败,全军溃逃,怎么办?于是张作霖乘火车提高赶到败军前面,给每个逃兵发10块路费,告诉他们到下一个站集合,有专人为逃兵提供食宿,并且安全有保障。于是,人心渐定,逃兵最后都集合起来了。这一点来看,张作霖还是有些手段和本事的。

3、多做思想政治工作。其实,金钱收买、严厉惩罚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要让士兵一往无前,冒死冲锋,能顶住猛烈的攻击,还得激发士兵的斗志和勇气。这就需要多做思想政治工作,让战士不畏生死,勇敢冲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士兵的溃败。在民国的军阀中,很少有人做到这一点。早期的北伐军做得还不错。所以,战斗力非常强大,战胜了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吴佩孚。

第4个回答  2018-01-07

事实上,整个民国期间,包括国民党精锐嫡系中央军在内,可以说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彻底解决士兵逃亡和败兵无法收拢的问题。

虽然中华民国政府1933年颁布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兵役法》,实行征兵制。理论上18至25岁的男子只要应征入伍,服役满三年就可以退役,只用平时在乡应赴规定之操演即可,满40岁则彻底退出兵役。

但在实际操作中,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各路军阀获取兵源的最主要手段还是“抓壮丁”。这种抓来的壮丁说白了就是普通的居民或农民,不但因为毫无军事训练基础而战斗力极差,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从进军队的第一分钟就开始想着要逃亡。

而国民党军队阻止士兵逃亡的最主要两个法宝就是严酷的军法和钱财的贿赂。

一般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只要发现有士兵逃亡,抓回来后最起码也要处以数十下军棍。这种军棍一般二十下以上就会让普通人休养一两个月甚至留下残疾,四十以上的军棍很有可能就会打死人。

而有些军法严酷的部队,抓回来的逃兵往往会当着全军士兵的面以凌迟、活埋等残酷的方法处死,借以威慑其他士兵。

而除了残酷的军法外,另外一个手段则是在战时会给士兵发放大量的食物钱财借以笼络士兵,默许甚至鼓励士兵去掠夺平民,或者在胜利后将敌对城市的物资据为己有。

因此,国民党军队的往往会有掠夺驻地财产的习惯,显得军纪败坏,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即便如此,国民党各支部队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士兵逃亡和战败后逃散的问题。因此国民党军队在战斗中很多时候宁可守点也不愿机动作战,而且战场控制水平非常差,很少派出小股部队去执行战场侦察或侧翼穿插战术。

因为国民党将领们也明白,守点作战虽然被动,却可以让部队集中在一处,不容易出现逃兵,而一点部队奔袭运动起来,往往就会有大量士兵掉队或者开小差逃跑,更别说派出小股部队外出了,这些部队有可能整股就逃散掉了。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时,随着锦州的失守,国民党第六军被全军阻隔在沈阳无法撤回关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分散突围,命令是全军突围至山海关集合。

结果整个第六军两万多人分散突围,到1948年12月时山海关总共只收容到3000多士兵,90%的士兵都逃散掉了。而即便这样的水平竟然也能让民国国防部大为兴奋,指挥突围的戴朴被捧为战斗英雄并提升为第6军中将军长。

由此大概可以推想,其他时候国民党军队一旦战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