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交通十分不便,古代云贵川三省是如何做到语言统一的?

如题所述

都知道西南地区交通被大山所阻隔,交通特别不便利,所以导致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阻碍,但是在各个时期,都会有人口流动,虽然古代比较缓慢,但是总体还是会带来文化传播的影响,而且后来秦朝统一,在天下统一文字统一语言,肯定对西南地区也采取了措施。

从西南地区历史沿革看,在秦朝以前,川地有巴蜀两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先后兼并了蜀国和巴国,设立了蜀郡和巴郡。西汉元封5年,巴蜀二郡划入全国十三州之一的益州。益州范围包括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多地区及等等地区。

云贵川的主要方言都是西南官话,都脱胎于元明时代的湖北话。元明湖北话是现代西南官话的老祖宗。早在元末明初,湖北话就随明玉珍的西路红巾军进入四川,所以湖北话在四川东部成为官方方言。明初,湖北话在四川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西南官话底子是明代官话。这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南语人口的总和。明代官话有传教士利玛窦留下的《西儒耳目资》,所以恢复起来十分简单,声调跟今西南官话差不多,声母韵母和今江淮官话差不多。

云贵川的官话相近,其属相同的汉藏语系汉语支西南方言。虽然云贵川交通梗阻,但秦朝前后,云贵川已与中原地区往来,汉文化传播早,汉文化在交通沿线生根发芽,五尺道、南方丝绸之路的开发及改土归流的影响,汉族语言文化逐渐影响云贵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极大可能是统治这三个地方的时候皇帝委派的官吏没次只有一个负责主要责任,这样就能保持一致性
第2个回答  2019-08-20
正是因为西南地区的交通十分的不方便,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靠得又比较近,经常往来的话就语言统一了。
第3个回答  2019-08-21
西南地区交通十分不便,古代云贵川三省是做到语言统一的原因,应该是官府专门派人对当地人进行语言培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0
这个应该是由于古代在云贵川三省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所以才会做到语言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