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如何高效地做好读书笔记的摘抄?

如题所述

  读书,不在于究竟读了多少本,而是,是否扎实地把一本读完了。群里听到朋友抱怨,看的书是挺多的,奈何每次看过就是看过了,并没有明显的收获。

  也曾听过这样的观点:读书的作用不在于当下,也许此刻并不记得书中的内容,但是书本知识会自动内化,会在未来输出的。我只想提醒,这种自我安慰只会让自己越加无所谓。如果你根本没有内化呢?如果你真的是一扫而过,没有学习到呢?未来怎么可能会有输出?写出一篇好的书评,或是将书籍的知识输入脑子里,或是梳理知识成为系统,学会做读书笔记太有必要了。

  你以为读书笔记只是在书上划横线?这只是其中简单一步。还是,把你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这也只是基础。读书笔记根本没有固定的模式,唯有适合你自己的,你才能在做记录时感觉便捷适用。就好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接触之初你需要一套别人的方法,如果你从这套别人的方法中有所领悟,那么你自会成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做某件事只要形成了习惯,逐渐就能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关于如何做读书笔记这件事,一定不要勉强要求“学”得像。

  一、以思想输出为前提的读书,严格摘抄

  摘抄时需要有的放矢,严格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你会不由自主地对某个部分多读几遍,脑子里还会不断思考,而这个部分多是你认为重要的。如此,内容反刍和大脑不停运转,都能加深记忆。从而你会做到这些:-自由调节读书节奏,可速读-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书中内容清晰地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重视自己的感受-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

  二、关注对自己“重要”的部分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书本内容,记录下真正对自己有用的语句。

  三、写感想时记录内心感受和心声记录感想时,不要写一些揣测的或外来的想法,而是自己真实的心声、感受、想法,这样才是真正的输入。

  四、准备好一本笔记本准备好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就像记日记一样,形成频率。拥有一本有目的性的专用笔记本,可以时时提醒你,在读书时需要做相应的记录。

  五、通读-重读-标记奥野宣之总结出来的方法是:

  1.通读阅读的同时,将你认为重要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书本读完一遍后,再将折角部分重读。依旧觉得内容很好,那就加倍关注,将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标记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第三次阅读如果依旧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做上记号。之后,再读一遍,此时觉得无法割舍,就可以记录下来了。

  六、巧用标记区分对象主要是以不同画线方式区分标记对象,常用普通直线、波浪线、圆圈等,来做好标记。

  普通直线:用来标记重点、客观、暂时的内容。

  波浪线:用来标记非常重要、主观,提醒今后加以运用的内容。圆圈:圈出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七、读书笔记所需要素1、写上六位数日期2、摘抄重读多遍依旧觉得重要的部分,并适当留存空白位置,方便评论。从而获得原创性思考。

  八、摘抄心动的句子带着主观的心情去阅读,这种特权只属于普通的读者,不搞研究不写书评,就应该好好享受。如果需要摘抄部分太多,可以找出代表这篇文章的关键句或抽出关键词,削减不需要的部分。

  九、简报式读书笔记与书相关的内容搜集起来,结合读后感收藏。比如书腰、信息卡片、书签等,甚至是书里的广告或宣传单,这些内容可以加深大脑对读书体验的印象。

  十、复印粘贴以备重读如果书里有几页内容你很喜欢,不妨复印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往后再拿出笔记本复习时,这几页又可以再阅读到了。

  十一、重读书评加深思考当做完读书笔记时再重读书评,这样,可以参考“第三方观点”,以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次阅读体验。最后一个,最基础的写读书笔记的原则给自己一点愉悦感,坚持下去。做读书笔记贵在坚持,坚持一定的频率,形成习惯,就不会觉得有负担。而所谓的坚持,还在于你给自己的一点甜头。即便是简单的摘抄,也是雁过留痕,当内心有了愉悦感,才可能走的下去。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说过:“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用、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所以,为了不至于把一本书忘得太彻底,每次读书我都会尽量留下点什么。

  撕下一张纸,看书的时候在上边写写画画,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脑图,插在书页里。偶尔拿出来翻翻,能回忆出来些书中的内容。像我这样把纸插入到书本里,并非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很容易这张纸就随书本被其他书给掩埋了,不方便系统化。但因为每日读书都是在地铁上进行,一张纸做读书笔记,对我来说,是最轻便的了。

  另外要做的,应该是日后将其整理起来。总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书本知识内化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4
对于大部分书籍,重要的内容只占全书的20%左右,所以学会高效阅读很重要。阅读中,最好能练成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简单构架思维导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阅读效率。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可以使我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这样既有助于提升阅读速度,同时也能提升阅读理解和记忆效率。当然了,这需要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培养。

如果阅读效率低的话,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高效阅读学习方法,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两句话就可以做到的,想学习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主要就是训练快速阅读的,里面也有“思维导图”的训练,如果你的阅读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练习提高一下。

读书的过程中以及读完一本书后,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问的等的内容就记录下来,以备份查阅。②做好读书批注。也就是记录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对某一句话、某一观点的理解、联想、灵感等方面,都要及时的记录下来。读完之后:①以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来整理书籍,主要是书本的重要内容提炼,也包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识框架,特备是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添加新内容,当我在后期的学习或阅读中有相关的新知识点、新体会,都可以加进去,促进知识的衔接,方便掌握和运用。②针对一部分书,比如看了之后很有感触的那种,我也会写一写读书感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