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辨析题 高人来帮帮忙阿 100悉数奉上

1 世界观人皆有之,哲学亦人皆有之
2 存在就使被感知
这是哲学老师布置的两道辨析题 本人学工科的 实在做不来

忘高人指点
那个 这个作业12号就要交了 大哥大姐们救人要快啊 小弟在此谢过

1 世界观人皆有之,哲学亦人皆有之。
答: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人皆有之的。这句话是对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思维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人皆有之的。
题中的观点混淆了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2 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影响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题中观点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以上仅供参考,供你交差没有问题,不过也很同情你,工科为什么要选修哲学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1
这2题都是正确的
第1题:
世界观人皆有之
世界观是随着人对世界的认知,加上理解,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是人对于世界事物的理解.
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世界观人皆有之,只是不同而已.
幼儿会认为父母就是世界,热恋中的情侣会认为他(她)就是整个世界,警察也许会觉得全世界都是罪犯,诸如此类.
哲学亦人皆有之
哲学也就是人类思考事物的本质而产生的学问,和世界观相同,根据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人会对相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是哲学.
第2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个很好理解,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觉得你还有意识,但当你和其他人交流,却得不到回应,想和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发生互动,却没有实现,这就等于不存在一样.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就是因为他留下的东西仍然对世界产生影响,因此他就是存在的.有的人活过一生,到最后没什么人记得,等认得他的人也死了后,那这个人就好象从没存在过一样.
人为什么会有高追求?其实就是寻求存在感,如果只是为了活命,种田什么都可以生存.其实人们总是在寻求生命的价值,那就是在寻找存在感,与世界发生互动关系,互动性越强,也就有更高的存在感.
可以说,人就是为了让他人感觉自身的存在,而不断努力的,就好象想引起异性注意一样,如果异性注意到了,说明在他的世界里你是存在的,如果他没注意到,那说明在他的世界中你不存在,如果在所有人的世界里你都是不存在的,所有人都无发感知你的存在,连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会因为你而改变,那么,你就是不存在的.
因此,如果存在,就一定会被感知.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
第2个回答  2007-11-10
1,哲学是从一般性的原理来反映客观的事物。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哲学的一种载体。人的生命是不可能与客观事物相割裂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人的生命只要存在,人的思想,意识与对其它事物的认知就不会停止。换言之,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运动,发展都属于世界,由此看来,人是不可能没有世界观的;世界观是哲学的一部分,世界观就是人对“存在”的哲学。
2,存在就使被感知。这句话是从“人”的角度生发出来的。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片面性。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一定被感知。例如,电场,磁场,引力场客观存在,然人却不能感知;只能想像;从微观角度上讲,人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夸克,原子核,电子都客观存在,但是人却不能直接感知;时空角度上一维的时间就不是能够感知的;大而言之,宇宙中暗物质,反物质,非欧几何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却也不能直接感知;人所能触及的事物,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些哲学也有待发展;这些形形色色的感知让人的认知有局限性,黑洞的假设就是从人的感知演绎出来的,所以只能称之为“猜想”。
第3个回答  2007-11-07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有不被感知之物亦为存在之物
如,我就感觉不到你
而你却真实、具体鲜活地存在
应该说
既然存在诞生于意识之前
那么包含于意识之中的感知只能是能动地反作用于存在
如此说来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命、意识、社会主义之前的阶级社会、祖宗等等,它们诞生之初可惜我未能感知
那是不是说它们不存在呢

世界观人皆有之,哲学亦人皆有之
世界观当然人皆有
因为它是指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
头脑健全、意识功能具备的正常人都拥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只不过有的是正确的世界观
有的不是正确的世界观而已
哲学嘛
人人各有自己的一套处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他所独有的哲学
只不过有的是唯物主义哲学
有的是唯心主义哲学
这话是对的

而后者不尽然
第4个回答  2007-11-11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两个观点都是错的。
一、首先了解这两个说法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皆有,而哲学则不然。世界观的内容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肤浅的。比如,世界观可以是对客观情况的简单反映,如“今天的天气如何?”“这朵花漂不漂亮?”;也可以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再思考,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结、反思等等。因此,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而哲学是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再思考形成理论产生的,是“科学的科学”,可以指导具体科学。哲学是世界观,而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
二、“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教贝克莱的思想,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性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简单地说,马克思和贝克莱的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的问题。显然,没有物质世界就没有人类,没有人类就没有人脑,而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显而易见。我十分反对cuishiheng的论调。唯心主义哲学是不结果的花,是“无头脑的哲学”(列宁语)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若承认唯心主义的正确,那岂不是“心想事成”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