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奉献的各族英雄有那些?

在新疆奉献的各族英雄有那些?事迹!!!不要太多!!!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他作为晚清一代名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功绩,不是他兴办洋务获得的某些成就,更不是他镇压太平天国、西北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而是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亲统大军收复被外来侵略者占领下的新疆。

林则徐

  在清代流放新疆成百上千的官员中,林则徐(1785~1850年)无疑是最著名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林则徐以禁烟抗英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心愿,从而获得崇高的威望,又以无辜戴罪革职流放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同情。但更是林则徐继禁烟抗英之后,又在新疆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所以获得新疆各族人民的长思久仰,相颂至今。

明代陈诚出使西域

陈诚(1 365~1457年),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中进士,授行人。北平求贤,山东蠲租,安南谕夷,皆能不辱使命。永乐初以吏部主事升任员外郎。屡次奉命,或随中官李达、鲁安或与助手李暹等出使西域,功绩卓著,升迁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朱棣之子朱高炽即位后,宣布“停止四夷差使”,明初东西交通的黄金时代从此结束。陈诚被解职,退休回乡,优游林下三十余年,以九十三岁高龄卒于家,有《竹山文集》传世。其五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第一次是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撤里畏兀儿(今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重建安定等卫,稳定了西部局势。

  第二次是1413年(永乐十一年九月)至1415年(十三年十月),护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马尔罕等地,并赏赐沿途西域诸地。

  第三次是1416年(永乐十四年六月)至1418年(十六年四月);

  第四次是1418年(永乐十六年十月)至1420年(十八年十一月),出使地点与使命同前。

  第五次是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行至甘肃闻永乐帝驾崩,奉命返回。

高昌大将军张雄

张雄(583~633年),字太欢,祖籍河南南阳,世居高昌,出生在高昌王国一个贵族家庭。祖父张务,曾任左卫将军、绾曹郎中(总理政务)。父亲张端,曾任建义将军、绾曹郎中。他的姑母是高昌王麴伯雅的王妃,麴伯雅之后的高昌王麴文泰,是张雄的姑表兄弟。生长在这样一个权贵世家,张雄的身份自然与众不同,志文中称赞他“天资孝友,神假聪明”,他却“不以地望高人”,“不以才优傲物”,“白面知兵,神机俊爽”,是文武双全的将才。

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

班超、班勇父子是东汉时期西域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剑桥中国秦汉史》一书所评价:“东汉王朝在西域的成就,事实上主要是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个人取得的。”
班超班勇父子是继张骞通西域之后,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虽然未达目的,但却是我国到达地中海东岸的第一人。而班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西域记》,被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西域传》里,成为后世研究西域史和亚洲史的重要资料。

傅介子定楼兰

傅介子,西汉北地郡义渠人,少年时代就聪颖过人,博学多才。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少年傅介子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决心效法张骞,报效国家,曾掷觚(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于地,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可以说,傅介子深受张骞出使西域壮举的影响,而他的掷觚之举又影响了后来的班超。

张骞通西域

新疆古称西域。狭义指今新疆地区,广义指新疆及以西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充满着神秘。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关于西域山水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游历西域的传说,中国正史中记载亲历西域的第一人,则是西汉的张骞。

  张骞,汉中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刘彻的侍从郎官。其时汉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开始跨入全盛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一改对匈奴的守势,转为主动反击。恰在这时获得一个重要情报。

  匈奴降者供称河西走廊原有强盛的游牧部落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其王被杀,头颅做成酒器,大月氏人被迫西迁,常怀怨十艮,想着报仇雪耻,苦于势单无援。

  汉武帝据此制定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战略计划,召募人员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人。张骞慨然应征,勇当重任,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玄奘

[玄奘] 唐朝著名高僧,俗名陈炜,出身于一个显赫旺族,儒学世家。幼年家道中落,便游学于洛阳、长安等地,求教于名僧之门,博学多才,很快就在佛学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唐贞观年间,玄奘不顾唐王朝的禁令,西行取经,他穿大漠戈壁,涉险滩河流,一路闯关过险,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西域流下了他一路讲经和艰难跋涉的足迹。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唐僧好坏不分,软弱无能。而历史真实中的玄奘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佛学家,功德圆满的佛界高僧,佛教文化的传播者,是为探求真谛不惜以身殉教的勇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8
  黄强——反恐英雄,你一路好走!

  2007年1月5日,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山区执行侦查搜捕任务中,自治区公安厅十六处来自四川籍的民警黄强与恐怖分子英勇作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1岁。公安部授予黄强同志“革命烈士”称号。(见记者韩雪朱凯莉摄影报道《新疆媒体采访反恐英雄黄强亲属泪水中追忆英雄》)

  道不尽英雄生前感人的事迹,说不完英雄未竟的心愿。让我们无不为这样的好男儿骄傲,因为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男儿。祖国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自豪,因为他不辱使命,用生命履行公安民警的天职;父母为这样的儿子骄傲,因为他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亲人们心中。英雄的父母,请你们节哀!

  父母亲为之悲伤,战友为之骄傲,祖国为之自豪,人们为之挥泪送行,大家在齐声共鸣:英雄好走!

  英雄黄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活的闪亮、活的鲜活、活的辉煌。他面对恐怖分子的枪口,他牢记使命,不怕牺牲的精神与他高尚人品和素质是分不开的。去寻访的英雄灵魂,去寻访一个年仅21岁生命为国捐躯的力量源泉。正是他三岁就有远大理想,立志当兵;正是他年幼就表现出懂事,乖巧,从不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男孩子,就持宠生骄;正是他看见有人抢却时,表现出见义勇为,大义凛然,一生正气的高尚品德,孤军奋战,勇擒劫匪;正是他看到恐怖分子妄图在我土地上猖狂活动,为了边疆的安全,为了人民的重托,用直面牺牲的精神,用英勇的壮举延长了21岁生命的光华;正是他在默默坚守着一个公安民警的天职,践行着一个中国公安民警的勇敢精神,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公安民警的无私无畏,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在生命考验的危及关头,置自己生死于度外,用生命书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用生命为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增色添彩,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闪亮照人的风采。

  一个英雄走了,他年仅21岁,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儿子,他是战友心目中的好兄弟。他用自己对党忠诚、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新时期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他虽然去了,但他弥留之际,叮嘱战友“前方发现敌人,别管我”的临终遗言还时时萦绕在战友耳边,将永远激励战友们履行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他虽然走了,但他懂事、听话、孝顺的好儿子形象将永远存留父母心中;他虽然牺牲了,但他展示的牢记使命、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图画,谱写着流芳万古的不朽篇章。

  黄强不但是公安民警的骄傲,同时也是全国人们的骄傲,因此我们在深切悼念英雄之时,就要学习他牢记使命、勇于牺牲的精神,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打击敌人、惩治犯罪、维持治安、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为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疆,为新疆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6
左宗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