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是什么地貌地形?

如题所述

横断山脉主要是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著名的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本区。

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燕山运动又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

扩展资料:

横断山脉南北差异大,北纬27°40′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温和湿润;云岭一带湿度减低,背风谷地更为干旱。山地植被以云南松为主,农业区主要在2,800米以下。2300米以下有茶、油桐、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北纬27°40′以北垂直分带明显,2800~3800米分布有高山松林、云南松林,阴坡为云杉林;3900~4200米为冷杉、红杉林;42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4800~5200米植被稀疏。农作物上限约在3910米左右。北纬30°以北,3200~42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林为主。横断山脉为中国重要林区,由于山势坡度大,采伐不当,易致水土流失。横断山脉各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盛产贝母、金蝉花、冬虫夏草、大黄、党参、五味子、天麻等药材。野生动物资源、水力资源也很丰富。

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左右和8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8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