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静态工作点是一个点吗?设置一个点是什么意思?是在电路图中点一点吗??

静态工作点是一个点吗?设置一个点是什么意思?是在电路图中点一点吗??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说白了就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的集电极电流。设置工作点的目的是让晶体管能够正常工作,假设不设置工作点(集电极电流为零),当基极有交流信号输入时,如果信号小于0.6伏(这很常见,天线上信号都是微伏级),由于不能克服死区电压,那么集电极电流就一直为零,这样肯定不能放大信号了。假设工作在末级或末前级,来的信号已经足够大,超过了0.6伏,那还是不能正常工作:正半周时,只有超过死区电压0.6伏的部分能得到放大,低于0.6伏的部分不能克服死区电压,晶体管是截止的,而整个负半周对发射结是反偏,晶体管也不导通,再加上晶体管在刚开始导通的时候,特征曲线弯曲得很厉害,信号会产生严重的失真。看来,不加偏置真的不行,小信号没有任何反映,大信号失真严重,无法使用。
下面以NPN硅管为例说明三极管工作原理:在接正向电压的条件下(集电极接正、发射极接负),基极上若没有电压或接负电压,晶体管是不会导通的,也就是相当于一根断了的导线;若想让三极管导通工作,其实很简单:只给基极一个很小的正电流就可以了,即可形成比较大的集电极电流(而发射极电流等于二者之和),这叫加“偏置”,导通后究竟集电极电流比偏置电流(基极电流)大多少倍,取决于晶体管的结构,一旦晶体管造好了,这个数值就固定不变了,这个数值是三极管的重要参数,叫“放大倍数”,又叫“β”值(也有称hfe值);结构上,基极做得越薄,掺杂浓度越高,三极管的“β”值越高。
晶体管的“β”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不是的!一般小功率管的β值的理想值为100左右,而耐压(指集电极可耐受的最高电压BVCEO,或BVCBO)高的大功率管β值都在20以下,这是因为耐压高,基极就要做得厚,掺杂就要少,这样一来,β值就高不了啦。
P接正N接负叫“正偏”, N接正P接负叫“反偏”,发射极和基极形成的PN结叫发射结,基极和集电极形成的结叫集电结。
如果基极悬空,集电极接正,发射极接负,理想的情况电流应当为零,但此时仍有一股很小的电流ICEO,这个电流叫“漏电流”,又名“穿透电流”。这个电流理想是越小越好,它是集电极电流不可控的部分,锗管较大,硅管很小。
而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正是利用了这股漏电流,把它变成用基极小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的大(漏)电流。
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用水龙头比喻三极管的工作)
截止态:对电路相当于一根断了的导线,此时集电极电流为零,(相当于水龙头全关闭,滴水不漏),此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是反偏。
放大态:对于电路相当于一个电控的电位器,用基极的小电流即可按比例地控制集电极的大电流,这个比例就是β值。(相当于一个电磁控制的水龙头,通电越多,水流越大),此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饱和态:对电路相当于一根连着的导线,此时集电极电流为最大值(取决于电源电压除以负载电阻),不再受控于基极电流(相当于水龙头全打开,水压低,再开也不管用了,水流大不了了),此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是正偏。
模拟电路使用晶体管的放大态,数字电路使用的却是截止态和饱和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2
三极管静态工作点是指在直流状态下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的状态,静态工作点要定好,做到上不冒泡下不粘底。静态工作点如同开车时的怠速状态还没行驶。
第2个回答  2021-11-22
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在集电极或发射极取得静态直流电压(而在三极管没有放大时测出静态电压的,他分有((pNp,管和NpN管二个的测试管脚不同PNpp集电极测得NpN发射极测得的)。
第3个回答  2021-11-22
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电路正常工作,没有输入信号时,三极管各脚的电压值。追问

所以设置一个点,就是设置一个电压值吗?

追答

是的

第4个回答  2021-11-22
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实际上就是在以函数图像表示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在曲线上根据输入信号选定适当的一点,(特性曲线上的一点,不是电路图上的一点),使三极管处于需要的工作状态。该点对应的基极工作电压,由电路图上采用适当的电阻串并联得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